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 最终还是没找着。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 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 万千雪絮,泼泼洒洒 , 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听到妈妈亲切的声音,我刚刚酝酿起来的坚强一下子就被冲击得烟消云散。 B: 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有了分歧。 C: 他说话总是那么咄咄逼人 , 因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 D: 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 , 反复仔细地阅读。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本书出版后,他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人仿佛飞起来一样,飘啊飘啊。 B: 《流浪地球》以科幻感十足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C: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小巷。 D: 不可否认,动漫所营造的阅读氛围,对受众的审美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4、 | 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B: 焉:语气词,啊 C: 无论:更不必说 D: 延:邀请 |
5、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6、 |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B: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
7、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将“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 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感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稻浪的翻滚,谷粒的沉实,稻香的弥曼,色彩的金黄,都是她特别留心的细节。 B: “求实存真”四个大字也同时镌刻在了董保存的心上。他醒悟到,长征中的真实细节,还有许多未被挖掘出来。 C: 创造与毁灭、新生与死亡,一条浩荡大河,将这个单纯的哲学命题演译了千年。 D: 水面倒映着的,是一张枯槁的面孔,额骨高凸,皮肤松驰,眼眶深陷,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呆滞、笨拙和麻木。 |
9、 | 对下列课文的相关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B: 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作者的笔下,这一人物毫无可取之处。 C: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所以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 D: 在《陈小手》中,作者沈从文叙事从容恬淡。 |
10、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句是( ) ①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 ②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 ③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 ④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⑤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⑥胸无点墨,何以自觉? 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③⑥①②⑤④ C: ②⑤④③①⑥ D: ③⑥②①④⑤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 )请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句所展现的情景。( 2 )名家盛赞该诗“内容深厚,引人深思”。请结合后两句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陟罚臧否 ③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④必得裨补阙漏 ( 2 )下列句中画线“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A: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 )在选段中,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谈谈这条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
阅读《善言是一种美德》,回答下列各题
善言是一种美德
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
⑤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第①段:亮出论点:________→第②③④段:分析“善言是一种美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 2 )选文第②段中,运用了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波浪线文字的内容。( 3 )选文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读完本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3D生物打印
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处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目前,3 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600至800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