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城区茶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gù) 责(jí) 文绉(zhōu)
B: 胡(zì) 黑(yǒu) 一绺(lǚ )
C: 解(pōu) 形(qí) 惑(yòu)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C: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模样从铁扇公主手中骗来芭蕉扇。牛魔王知道真相后,采用相同的办法,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又从孙悟空手中骗回了扇子。
D: 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C: 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
D: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4、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险象迭生 惊慌失措 沥尽心血 嘎然而止
B: 中流砥柱 鳞次栉比 连声诺诺 风雪载途
C: 莫忠一是 觥筹交错 一抔黄土 长吁短叹
D: 海市蜃楼 乐此不疲 周道如底 格尽职守
5、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恶性砍杀事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此次暴力事件造成29死143伤。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一事件。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 学生甲:如此恶性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B: 学生乙:如此恶性事件怎能不让人深恶痛疾。
C: 学生丙:如此恶性事件真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啊!
D: 学生丁: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疾的恶性事件吗?
6、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始终保持敏感的好奇心,唯如此,才能时时捕捉到鲜活的生活素材。

②我们大家很清楚,作文无它途,唯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找到写作的广阔天地。

③当然,我们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思考,用思考去像磁铁一样吸附生活中那些有意味的事物,使之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④只要我们做到了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我们就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

⑤我们还要把眼睛和心思放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或感兴趣的方面上,这样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空洞、思想贫乏。

A: ④①③⑤②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③⑤②④
7、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蓬槁 绮丽 可歌可泣 人声鼎沸
B: 晨曦 瞰望 义愤填膺 如坐针砧
C: 阔绰 肃穆 人情炼达 乐此不疲
D: 隐匿 接济 格物致知 润如油膏
8、阅读语段,后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基础的一年学习。②我们要经受意志力的考验,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给未来留下遗憾。③我们将来都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④因此,我们要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A: 第①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删去:“学习”。
B: 第②句中的“考验”、“珍惜”、“遗憾”词性不同。
C: 第③句中的修饰语位置不当,应把“将来”和“都希望”的位置互换。
D: 第④句的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把“因此 ”改为 “所以”。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沽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迹雪-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10、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辞害意 果不其然 万贯家私 死心蹋地
B: 忍气吞声 自曝自弃 热不可挡 精血诚聚
C: 尖嘴猴腮 诲人不倦 惟惟连声 恃才放犷
D: 面面厮觑 挖心搜胆 絮絮聒聒 喏喏连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钱塘怀古

赵孟頫

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注释】①赵孟頫:宋皇室后裔,十四岁即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三十三岁时应征出仕于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受到蒙古统治者很高的礼遇。②玉马:指商贤臣微子启。

( 1 )“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此联用了________手法来体现怀古主题。
( 2 )我们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字词,往往能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请抓住本诗的诗眼“愁”,结合具体诗句解读诗中作者的愁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不亦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________

③吾三省吾身________

④不矩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把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并翻译。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 )“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心灯

宁白

①为我们楼盘收废品、报纸的,是一位50岁刚出头的农民。不老,却也不年轻了,已经是两个孙儿的爷爷。

②几年前刚见他时,他给我留下了平实、拘谨的印象,薄薄的腰板似乎还挺不直。跟他讨价还价,他也不恼,不愠不火地跟你诉说:“东西都卖不出好价喽。”嘴角还浅浅地笑着。

③有一次,妻子跟他说,你住近郊,三轮车骑过的田头地边,如看见有能种花的土,给我稍个半袋。过了没几天,他专门把半袋子土送到家门外了。妻子看他实诚,送了他一只真空包装的红烧鸭子。

④我家订了十几份报刊,他说这个小区里就数你家报纸多。于是上我家来收报纸的次数也多。熟悉后,每次来收报纸,便聊上几句。知道他是初中生,当过兵。白天收废品,晚上另打一份工,有时去修补房屋,有时在厂房建筑工地当小工。每天多则300元,少则200元。一个月有10多天,每天要干到早晨四五点,回来就直接到收废品的小区打个盹。

⑤我问他:“这样白天黑夜连着干,怎么受得了?”

⑥他淡淡地说:“没办法啊!老婆在农村老家,身体不好,要用钱。儿子、儿媳打工赚得少,还有一儿一女要养活,得靠我补贴他们。”

⑦“靠你这点收入,也补贴不了多少啊?”

⑧“只能省着用啊!天天早晨一碗粥、两根油条,中午在外吃盒饭,最便宜也要十多元,晚上回家炒几个菜,与孩子们一起吃。”

⑨那天早上,在地下室门口,见到他睡眼朦胧,手里拿着一本旧杂志,晃悠着走出来,便与他打招呼:“也喜欢看书?”

⑩“是的。这是收来的杂志,无聊翻翻。”

⑪“以后我送你几本书看看。”

⑫“那太谢谢了!”

⑬过了有好几个月,不见他来收报。一打听,老婆病倒要动手术了,他回家去服侍她。我把家里的旧报纸杂志,都jī zǎn着,等他回来,卖给他。

⑭今年开春后,在小区路上看见他了,便说:“我家里的报纸、纸板,你的三轮车都快装不下啦!”

⑮他跟我上了楼。问他老婆病况,倒没见他揪心。淡淡地说:“开了刀,在老家养着。”一大堆报刊、纸板,捆扎、称重后,他把散落在地上的几片树叶子捡起,裹进了报纸堆。我递给他一本武打书说:“你闲着时看看吧,你还喜欢什么书?”

他两眼盯着我,有几秒钟,随后轻轻地,有点不好意思却也直愣地说,“我喜欢看哲学书。”

⑰我瞬间愣怔。他是为了表白自己的阅读等级,还是哲学书给过他生活的启示?在并不明亮的廊道里,我看到他说这话时,疲惫的眼神中有光的闪亮。

⑱“你喜欢读哪些哲学书?”

⑲“我也看过一些外国哲学书,不大懂,更喜欢看毛主席的哲学书,好懂。”

⑳无论想看哪位哲学家的书,也无论他读哲学书是为了想在艰难的生活中求方法找出路,还是为了在心静的时候思考人生之奥秘,即便是他想“炫耀”自己知道“哲学”两字,都让我对这位穿着脏衣服的农民产生了一种亲近。一个收废品的农民,他说出“喜欢哲学”,得怎样地跨过自己内心深切的自卑啊!

㉑我想着,一个想看哲学书的人应该不会缺斤少两。有“哲学”两字在心里,一个人便会有道德的准则,他的内心便会有对生命的期许。即便是出于我的迂拙,我也这样固执地认为。

㉒我住的小区是杭州一个新城,周围大厦林立、商厦豪华、高档车飞驰。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农民会面对各种诱惑、矛盾、困难,只有在心里把这些都扛住了,オ能打好这份收废品的工,才能不慌不忙地活着。当下,他生活的压力正大,但他面对我的,却是淡然和平静,是因为他心中有盏灯吗?

㉓心中有“灯”,眼中便会有光。我想,城里人的那一点点优越感,遇到这样的目光后,会不由自主地淡却。

㉔前几天,他又来我书房搬报纸,边搬边随意地说:“你们城里人多好,都有一间书房可以看书。”从他淡淡的话语中,我感觉到,他深藏着的无奈。如果命运曾经看顾他那个“哲学梦”,不知会造就怎样的他。

(刊于2017年11月23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 有改动)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jī zǎn(________)
( 2 )细读第④—㉓段,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事件

“我”的感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 3 )①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画线句中“没几天”、“专门”、“送”、“家门外”连用,强调突出了他的实在、真诚。

B.第⑮段画线句中运用了“捆扎”、“称重”、“捡起”、“裹进”一系列动词,表现了他干活麻利、细心。

C.第⑯段画线句中“盯着”看出他对“我”给他武打书的不满;“轻轻地”、“有点不好意思”写出他有点自卑;“直愣”写出他性格的爽直。

D.文中多处运用了“浅浅”、“淡淡”,呼应了第㉒段中“他面对我的,却是淡然和平静”,表现出他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的淡定、平和,与⑰段“疲惫的眼神中有光的闪亮”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结合全文,简析“他”的人物形象。

( 4 )请写出本文题目“心灯”的含义。
阅读《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完成下列小题。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⑨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⑩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⑪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 1 )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用原文回答)
( 2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第⑪小节?
( 4 )请结合具体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题目:我喜欢坚持的自己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用微笑、帶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