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A: 主人日再食 再:第二次
B: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什么,怎样的
C: 无以致书以观 致:借
D: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旧絮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忘(què) 既然 俯(kàn)
B: 耀(xuán) 曼延 影(suō)
C: 磨(zhē) 肆意 时(zàn)
D: 疲(juàn) 云宵 风(jù)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B: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C: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4、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奥秘 琐事 各得其所 美不胜收
B: 云宵 绝别 花团锦簇 花枝召展
C: 绣像 烂漫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D: 瘫痪 絮叨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5、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风筝》《孔乙己》《故乡》等鲁迅的作品。
B: 《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庄子》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家思想。
C: 《犟龟》《白鹅》《骆驼寻宝记》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童话作品。
D: 《茶馆(第一幕)》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蝉则千转不穷
C: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 窥谷忘反
7、

下面一段话中的括号内应填的正确关联词是( )

( )是宏观的飞动闪光的瀑布,( )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舱,( )在读者心中造成充满生机的张力。

A: 无论……还……都
B: 尽管……或……都
C: 无论……或……都
D: 不管……或……都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牢记使命”“”“红色经典”“青春不老”分别是动宾、并列、偏正和主谓短语。
B: “你明天和我去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小王。”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
C: “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两弹元勋’。”该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D: “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更好地报效祖国,就须在品格、能力上下工夫。”这是假设复句。
9、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
B: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
C: 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
D: 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急刹车,大巴车戛然而止 , 乘客们惊出一身冷汗。
B: 一周的旅行结束了,沿途风景浮光掠影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C: 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D: 老师就像是妙手回春的园丁,辛勤耕耘,要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两小题。

东阳道中

(元)黄镇成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岸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似早梅花。

【注】碓(dui)利用水利捣米的工具。

( 1 )“山桥枕浅沙”的“枕”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 1 )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无与乐者________

少闲人________

③水波不________

④出东山之上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4 )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 5 )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闲人如吾两人者 ”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 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 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 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 1 )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

( 2 )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①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②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
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幸福栖居在低矮的草房里的情景。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站在窗台上雪白的鸽子熏醉,而我们的欢声笑语又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
④我想起了栖居在村庄里的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⑥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⑦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感觉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⑧我疲惫已极,失落了自己纯洁的灵魂。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⑨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一个烫手的词,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本文有删改)

( 1 )“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联系全文,“我的思绪”中想到了村庄的哪些情景?请分点简要概括。

( 2 )第⑥节“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
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

( 4 )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渐行渐远的村庄”的含义,并分析题目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题目:伴我行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恋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