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厦门演艺学院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则别出心裁的公益广告,也是一个震动人心的警示。
B: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 向明的《小夜曲》就是这样沁人心脾的一首好诗。
D: 那些几乎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他们遇到袁妈妈,真是三生有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呓语 娴熟 殚精竭虑 颇有建树
B: 拔款 泄气 杳无消息 任劳任怨
C: 镌刻 劳碌 宛如天成 震聋发聩
D: 彰显 落弟 鞠躬尽瘁 深恶痛疾
3、选择填入括号恰当的词语。 ( )

①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


A: 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 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 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 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
B: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C: 2011年1月11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歼20隐形飞机首次试飞,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D: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5、下列语句中采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B: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俯(kàn) 风(yùn) 具体而(wēi) (gá)然而止
B: 愤(mèn) 怪(dàn) (jīng)疲力尽 毛骨(sǒng)然
C: 观(zhān) (gèn)古 期期(ài)艾 强(guō)不舍
D: (gòu)当 (guǎng)野 皮开肉(zhàn) 若(jì)若离
7、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直言 仗义直言 委屈 委曲求全
B: 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 是非 惹是生非 藉贯 狼藉满地
D: 精心 漫不经心 风声 谈笑风生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安详 热忱 惊惶失错 提心吊胆
B: 驯养 挟隘 见异思迁 神采翼翼
C: 缘故 鄙薄 不毛之地 灵机一动
D: 帐篷 坍塌 刨根问底 鬼哭狼号
9、

选出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

A: 芦(huì) 名(nì) 亮(cèng) 文绉(zhōu)
B: 责(jié) 解(pāo) 胡(zì) 然失色(àn)
C: 留(zhì) 海(hàn) 发(zī) 首低眉(hàn)
D: 不(xùn) 眼(yì) 禁(gùi) 广无垠(mào)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yí) 呜(yè) (xiāo)跷 (chà)异
B: (qǐ)祷 (quán)曲 (yùn)怒 (chā)拭
C: 忪(xīng) 女(gōng) 深(ān) 字(tiè)
D: 拘(nì) 气(fèn) (yān)红 (jiāo)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①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②垅:亦作“垄”,田埂。成尘:田野严重干旱,土干尘起。③汲井:一作“汲水”。

( 1 )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 2 )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古文《陶侃惜谷》,回答问题。
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故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陶侃:东晋名将。②贼:伤害。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见人一把未熟稻( )②汝既不( ) ③执而之( ) ④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

( 2 )翻译句子。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 3 )你觉得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 2 )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 3 )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 4 )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 5 )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儿子

刘跃清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时他娘把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他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士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士兵们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一张照片,还有些药物、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是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里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 1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
( 2 )本文写了哪几个谎言?
( 3 )小说的高潮在哪里?
( 4 )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字数:②600字以上。③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刺眼的阳光丶温暖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