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B: 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 C: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 D: 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
2、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C: 那些书皮五光十色的侠怪小说,渐渐变得无人问津。 D: 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 , 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高潮。 |
3、 | 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 ,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 , 惜爱有加。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雾霾(mái) 眷念(juàn) 奇葩(pā) 气冲斗牛(dǒu)B: 羸弱(léi) 媲美(pì) 气氛(fēn) 风雪载途(zài) C: 酬和(hè) 猝然(cù) 殷红(yīn) 风姿绰约(chuò) D: 褴褛(lǚ) 发酵(jiào) 戳破(chuō) 鳞次栉比(zhì) |
5、 | 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 、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B: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C: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D: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的海伦·凯勒,她遇到了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何其有幸! |
6、 |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_____……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 ③①②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
7、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后,出现了什么后果?( ) A: 扣了一个月的工钱B: 扣了半个月的工钱 C: 没有扣钱 D: 扣了点钱 |
8、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
9、 | 孙悟空在________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太白金星 D: 哪吒 |
10、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 ,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A: 不善交际不是一种缺陷。 B: 善于交际多么令人羡慕。 C: 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 D: 交往能力不是很重要。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 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 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 2 )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2 )“朝而往,暮而归”中的“朝”、“暮”之景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的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 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建造醉翁亭的由来。 C: 引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 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读来节奏感强。 |
(二)
①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薄海内务,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②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③乘黄山索道、攀始信险峰、登石猴观海,而后取道清凉台、莲花峰、天都峰回返。
④近视群峰巍巍,晴川历历;远眺天际耸秀,岗山隐隐。黄山以它豁达的气度和悠闲的情致向游人洞开着。
⑤也可能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跟着这“感觉”走的,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
⑥我一直在想:古人将黄山冠以“天下第一名山”有没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怎么解释“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呢?又如何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惑着我。
⑦我说这话绝没有贬低黄山的意思。黄山的确很美,很奇,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心醉,让人着迷。
⑧我也曾游历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它们都是亿万斯年天地造化之物,山山岭岭都涌腾着灵秀之气。每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它独特的韵致,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是多少人多少代也难以读懂弄清的。实在没法比较究竟哪个山该是第一。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桃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不都是美吗?
⑨下山了,我和几位不相识的人攀谈。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得更为直率:“只要是人们认可了的事,最好不要反对,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的。”
⑩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当年在皖北插队的地方,一位老汉的孙子患病让当地的一位名医错诊而死了。这位老汉却说,连最有名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孩子的病,看来他该死。
⑾这则故事也许和黄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道出了一个深沉的事实:闭塞、守旧、迷信以及门户之见的封建意识,千百年来一直束缚着炎黄子孙。好的一俊遮百丑,猛吹猛捧;差的当头棒喝,没有一点是处。这铁律一样的事实人们反而乐于接受。冲破这种羁绊该是多么艰难啊!在这如诗如画的黄山,本来我不该想这么多沉淀了的伤感和已经被世人感叹过了的感叹。
⑿但是,毕竟我亲眼见到了你——黄山,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我还会再来的。
( 1 )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话有何作用?( 2 )第⑤段说:“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意象中的黄山”是怎样的。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
( 1 )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走向田野,看蝶舞花飞,你会发现自然是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停下脚步,听虫吟鸟鸣,你会发觉生命像一首流淌诗意的乐曲; 独坐书房,与书对晤,你会感受到阅读如一趟语意的文字旅行;手捧香若、细细品尝,你会咀嚼出岁月有一缕诗意的苦涩清香……
请以“ ,让生活充满诗意”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④用规范汉字书写;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