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郴州市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是否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状况有明显改善。
C: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关键。
D: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闲暇 缄默 按部就班 心无旁鹜
B: 讪笑 狡黠 毛骨悚然 舐犊情深
C: 诓骗 深邃 戛然而止 林次栉比
D: 沧桑 蓬蒿 断壁残亘 苦心孤诣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B: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C: 《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D: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鲁迅的《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该书。
D: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著名作家。
5、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 (3)星光灿烂

A: (1)(3)(2)
B: (2)(3)(1)
C: (3)(2)(1)
D: (2)(1)(3)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 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C: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 《战狼2》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境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姚明跃身进入美国NBA职业球队,有人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的篮球水平足以和先进国家抗衡了。
B: 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C: 《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是导演根据同名小说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拍摄出来的。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张大爷为邻居写对联,写完后,总是自谦地说:“老朽不才,让大家见笑了。”
B: 小明的爷爷坚持锻炼,身体很健康,小明经常说:“令尊的身体比年轻人还要好。”
C: 服务员上菜慢了,客人说:“这么老半天了你们才上菜,乌龟都比你们爬得快!”
D: 小王上了公交车才发现没有零钱投币,司机对他说:“有钱投币,没钱下车。”
9、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涡行摸索。
B: 我是你雪被下古连的胚芽。
C: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D: 我是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B: 超出体育竞技范围的女排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C: 夜色里的蠡园,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的景象。
D: 调查显示,人类对微信的依赖与日俱增 , 刷朋友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送友游吴越》

(唐·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 1 )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市繁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

( 2 )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 3 )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后面。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水尤清 冽:________

然不动 佁:________

西折纤秀长曲 西:________

溪,平坦如荠 尽: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 3 )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 4 )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湖

海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 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 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 2 )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

奶奶的玉簪子

王秋珍

⑴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⑵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⑶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

⑷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⑸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 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⑹父亲回家了。

⑺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⑻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⑼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⑽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⑾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说坏话,要宰相比干挖心来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骑上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⑿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⒀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⒁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⒂他看到了什么?

⒃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⒄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⒅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⒆他看到了什么?

⒇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

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

( 1 )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①_______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②________)→找到簪子

( 2 )“玉簪子”这一物品在小说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 3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

( 4 )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最 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开心”“感动”“后悔”等;②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开花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