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乐群 无与伦比 恪尽职守 富丽唐皇 B: 不可明状 李代桃僵 自惭形秽 自吹自擂 C: 娇揉造作 惟余莽莽 附庸风雅 大发雷霆 D: 心无旁骛 形销骨立 漠不关心 鸠占鹊巢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春节临近,粤赣、惠河、广佛等高速公路开始出现车流缓慢。(在“车流缓慢”后面加上“的情况”) B: 寒假前,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改“教育”为“告诫”) C: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般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 的前面) D: 有没有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因素。(去掉“有没有”)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4、 |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适逢,恰巧遇到。 B: 得鱼腹中书。书:字条 C: 长跪而谢。谢:感谢。 D: 谓为信然。谓:说。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槛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 )(只填序号) A: 管竹琴弦乐齐鸣B: 婉转莺歌凌紫烟 C: 千秋雅调遥相闻 D: 月明水榭客听歌 |
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 B: 交通部门为了优化出行环境,加快了运河两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由于开通了公室绿色通道,使得主城区交通堵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D: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
7、 | 下列对有关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的文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这篇散文以儿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C: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D: 宋代把《大学》《中庸》《论语》《墨子》合称为“四书”。 |
8、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B: 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D: 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确切的一项( ) ①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 ②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 ③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 ④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 ⑤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 A: ②③⑤④①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⑤③①④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育测试中,我班的李明同学发挥超常,考试成绩十分理想,无独有偶 , 王新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B: 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C: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海底,只要身临其境地想一想,我们能理解遇难者家属此时的伤心和愤怒。 D: 上海曾是中国的国际都市,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窗口,也是中国的主要港口。他至今仍是中国的样板城市,在许多方面她甚至使北京相形见绌。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 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这首五言律诗为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 ( 1 )请写出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食余甘煮菜________ ②顾影颓然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 4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重启武汉,致敬春天”主题探究活动
[材料一]
一幅《热干面醒了》的漫画,在网络上热传。漫画中代表武汉的“热干面”正手持小花,站在窗边向其他“美食小伙伴”招手,漫画上写着四个字“湖北重启”。窗外粉嫩樱花盛开,各地美食纷纷向“热干面”挥手,画面十分温馨。
“热干面醒了”,终于等到这一天。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正在恢复生机。英雄的武汉人民将重新启程,为城市的复兴继续努力。城市重启来之不易,感谢每一位勇敢者的逆行和坚守,正因为有他们,才让大心底的期盼逐步变为现实,往日的繁华就要回来了。春分时节,芳菲万里。现在,是武汉最美的时候。荆楚大地,也是遍地油菜金黄,正在重启的湖北一定不负春光不负关爱。
漫画《热干面醒了》
(“荆楚网”评论《春在枝头已十分,满城繁华定复来》)
[材料二]
武汉人有着天生的江湖气魄、英雄气概。他们忍得住,扛得下,当疫情来临,这座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毫不犹疑地投入到了“战疫”之中。暂别人间烟火的武汉,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市民是何等坚强,这是热爱生活的武汉人的另一面。绿意爬上枝头,樱花开始绽放,武汉那久违的人间烟火,也回来了。
得胜桥老街上,已有居民搬出凳子在家门口闲坐聊天、唱歌跳舞,优美的歌声在老街里回荡。在解放公园,居家隔离的市民也出来散步、游玩了,这里涌动着一片春意。有市民说:“好久没来,感觉公园空气都是甜的!”而最负盛名的“过早”,也在有序“苏醒”。烟气蒸腾中,那是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与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
(《新京报》社论《武汉重启,遥望那一片人间烟火》)
[材料三]
因为有离不开的医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这是武汉一位院长的独白,一个身患渐冻症的共产党员对自己下的死命令。
(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诗朗诵《相信》节选)
再然后是你行走不便的背影,你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2018年你就被确诊得了渐冻症,这个病不可逆。你笑着说,幸运的话,还会给你8到10年的时间。但是从去年12月底到现在,你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作为同行的妻子,也被感染,幸运的是她已出院。可是我们还期待更大的幸运,医学进步得再快一些,把8到10年翻倍再翻倍。因为我们喜欢,你面对病人和命运都是微笑的样子。
(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诗朗诵《你的样子》节选)
[材料四]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竹床上的小孩做着梦/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深夜的司机绕几圈繁华/不宵夜/不作罢
黄鹤楼的诗/烂熟在嘴巴/多少次我低头默念啊/只准自己骂/只许别人夸/我爱的武汉啊/江汉路的雨/淋过你几回/二厂汽水换成了酒杯/牛皮谁在吹/面子给不给/仆仆千里/有母劝儿归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一把蒲扇挺得过炎夏/冬天雪花花/日子火辣辣/可爱的武汉伢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故乡的土亲吻过脚丫/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过了
(《武汉伢》歌词作词:段思思)
( 1 )对前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清澈的眼神
彭钟富
搬到电信路住,正是一个寒风瑟瑟的冬季。
出了街区不到500米,就是人民南路。每次开车转出大道,我总会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披着一件肮脏不堪的绿色军大衣,在红灯亮起的小段时间里,穿插于长长的车队逐辆乞讨。他甚至懒得伸手,就在肩膀上搭个张着嘴的大布兜。
每次出门前,我都会在车里放一些零钱,趁着红灯,拿出几枚硬币,放在车窗外一双双布满皱纹或稚嫩的手里。可是对于这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我不愿意施舍。他凭什么乞讨?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那男子又走到了我的车边,露出一张胡子拉碴的落魄脸。我没有搭理,看见黄灯亮起马上踩下油门。
刹那间,车身骤然倾斜,一股底盘与地面碰撞的冲力,几乎让我一头撞到天窗。从后视镜里,我看到后轮的一只轮胎陷在下水道的井口里,井盖已经不翼而飞。
街道上只有零星的车辆疾驰而过,看不到一个行人。我拼命踩着油门,那辆破三菱吃力地吼叫着,却如同失足落入陷阱里的大象,只能歇斯底里地拼命挣扎,无法脱离。
就在我绝望得要放弃时,忽然感觉到车子在慢慢向上移动,幅度很小,但的确在动。来不及细想,我渐渐把油门加到极限。在一阵轮胎与地面刺耳的摩擦声中,车子向前疾冲而出,同时我听到车后传来一声闷哼。
下车时,我看到那个男子艰难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肩头一片尘土。
我拿出10元钱,递过去说:“拿着吧,真的谢谢你。”他静静地站着,没有伸手,也没有动。怎么,嫌少吗?我换了一张20元的钞票往他的布兜里塞。
他往后闪了闪说:“不用这么多。没零钱就算了。”
我呆了一下,拉过他的袖子想把钱塞给他。就在我握住他的袖子的刹那,我全身的血液似乎在寒冷的晨风里凝固。(A)袖子里是空的!我下意识地又抓向他另一只袖子,也是空的,一直到肘部!
他……他刚才是用肩膀把车子顶上来的!我感到眼睛有点胀胀的。
他没说什么,笑了笑。我第一次这么靠近他,这么仔细地去看他的脸,也是第一次发现(B)在一张很脏、很落魄的脸上,也可以看到如此温暖、如此清澈的眼神。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从那以后,我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子,也许他换了乞讨的地方。但是,他清澈的眼神,却一直留在我心里……
( 1 )梳理情节,请根据示例将文章的故事情节填写完整。男子乞讨,令“我”鄙视—________—________—放弃报酬,令“我”愧疚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现实?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请以“ ▲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横线处从“书香”“家风”“挫折” “关爱”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
[提示与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