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信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B: 这里有龙、凤、狮、虎,有白兔、彩蝶、有水中青莲、有雪地红梅、还有白云缭绕的天安门和牡丹峰。
C: 是要去上海呢,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厂长严肃地问,“同志们。”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阻挡。
B: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C: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 ,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信息,兴冲冲地跑去银行汇钱,受骗后他才如梦初醒 , 悔不当初。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kuàng) 修(qì) (xiē)斯底里 孜孜(zī)不倦
B: 狡(xiá) (wò)旋 (zhān)轻怕重 (hài)人听闻
C: (cuò)折 (jiān)默 挑拨离(jiàn) (qiè)而不舍
D: (guī)裂 蛮(héng) 恹恹(yān)欲睡 惟妙惟(xiào)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一项是 (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 ,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②一首浪漫的诗歌 ③一篇美丽的童话 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应受到尊重。
B: 对作文中屡现错字的现象,有的同学不以为然 , 长此以往,他们就将成为“白字先生”。
C: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D: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 , 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yīn) 头(chán) 异(jiǒng) 无(yú)
B: 语(lán) 愧(zuò) 带(yíng) 然(hān)
C: 竹(mài) 起(dié) 流(chuò) 丁(mǎo)
D: 午(xiǎng) 叫(háo) 油(kǎì) 着(qū)
8、“小说”之名,始见于( )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论语》
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读书,王浩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写作文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王浩不假思索的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同学李俊的数学测验因为粗心扣了不少分,正伤心难过,王浩安慰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下次注意就好。”
D: 王浩的同桌张海学习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王浩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学习不能总是浅尝辄止。”
10、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可理喻
B: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类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 令人叹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壮观景色。
(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1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①相而去 委:丢弃 ②太丘舍 去: 离开
B: ①日中 期:希望 ②华而掷去之 捉:捡拾
C: ①中不至 过:超过 ②非吾友也 子:您,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 ①有乘轩服冕门者 过:经过 ②又同席读书 尝:曾经
(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3 )结合(甲)(乙)两文,联系《论语》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尊贵的骡子

陈之杂

①一头骡子,它成天在主人的农场干着粗重的农活。它很不甘心,但又很无奈。它害怕主人的鞭子,那鞭子“啪”地抽在身上,辣疼辣疼的。更可气的是,主人如此对待它,它只能认命;可那些跟它毫不相干的人,也常常欺侮它。

②一天,一个木雕师牵着一头驮着神像的驴经过农场。驴伤了脚,无法继续行走。

③“朋友,我的驴走不了啦,我想借你的骡子驮神像去寺庙,可以吗?”木雕师指了指骡子,看着骡子的主人,满脸期待。

④“当然可以。”骡子的主人看着木雕师,点了点头。

⑤“谢谢,谢谢!”木雕师向骡子的主人连连点头。

⑥骡子的主人帮助木雕师把神像放到骡子的背上。

A骡子心里是很不爽的,又是跺脚,又是甩尾巴

⑧木雕师牵着骡子,向寺庙所在的方向走去。

⑨骡子很不情愿跟着木雕师走,脚步迈得很沉重。但走着走着,它发现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停下脚步,向着它跪拜。B它觉得自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脑袋举得格外高,步子迈得格外轻松,尾巴甩得格外欢快……

⑩走到一个菜场旁边,木雕师把骡子栓在一棵大树下,便匆匆去寺庙汇报。

⑪木雕师离开以后,菜场里的人和菜场外的人纷纷到骡子身边,向着骡子跪拜。那些卖菜的人还拿出可口的青菜喂给骡子。

⑫“没想到,我竟然是一头如此尊贵的骡子!我再也不回农场了,在这里过着受人尊敬的生活,多么美妙呀……”骡子心里想道。

⑬骡子就这样开心地吃着,想着。

⑭过了一会儿,木雕师带着几个僧人来到菜场旁边。僧人把神像迎走了。木雕师于是打算牵起骡子往回走,可骡子站着不动。他用手拍打骡子,骡子还是不动。他推骡子的屁股,骡子还是不动。不管他如何驱赶,骡子就是不肯迈步。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农场去叫骡子的主人来想办法。

⑮这时候,骡子吃惊地发现人们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C人们先前敬它如神,而今厌弃它如狗屎。它很是茫然、失落。

⑯“这头讨厌的骡子是谁家的?为什么停在这里?”一个老者走过骡子身边,看着骡子,满脸厌烦。

⑰一个年轻人走过骡子身边,抬脚在骡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脚。一个小孩走过骡子身边,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骡子身上……

⑱骡子很悲哀,但还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对它的欺辱。

⑲过了许久,木雕师回来了,带来了骡子的主人。骡子的主人要牵骡子走,骡子依然不肯迈步。主人高高地扬起鞭子,在骡子的屁股上“啪”地抽了一鞭。骡子浑身一颤,抖了一下脚,乖乖地跟着主人离去。

⑳大树下,木雕师看着渐渐远去的骡子,陷入沉思。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 1 )请阅读全文,理解情节,在下表甲、乙两处补写情节的相关内容。

驮神像前

驮神像时

不驮神像后

主人到来时

甲:

骡子受到人们“跪拜”

骡子被人们厌弃

乙:


( 2 )文中骡子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 3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文中A、B、C三处画横线的句子,A处和C处已做批注,请从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这两个角度给B处做赏析句子的批注。

A处批注: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明骡子不情愿驮神像的心理。

B处批注:________

C处批注:运用对比修辞和心理描写,表现骡子发现人们对它态度改变后的茫然、失落心理。

( 4 )文章以“尊贵的骡子”为标题,你认为有哪些妙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金色的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⑪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⑫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⑬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⑭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⑮“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⑯“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⑰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⑱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

( 1 )阅读这篇小说,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问题。

开端:________。

发展:我发现小男孩借笔给她完成作业。

高潮:________。

结局: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 2 )小说以“一只金色的钢笔”为题,“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列的句子,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①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②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郑振铎《猫》)

( 4 )第⑥段写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5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

题目:请以“榜样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除诗歌外)喜欢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否则会扣分。(3)不要抄袭或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为了内容的充实与完整,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