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差(cēn) 炽热(zhì) 锲而不舍(qiè)B: 感慨(gǎi) 湍急(tuān) 藏污纳垢(gòu) C: 肄业(yì) 肖像(xiào) 叱咤风云(zhà) D: 省亲(shěng) 解剖(pōu) 良莠不齐(yǒu) |
2、 | 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狐裘(qiú) 锦衾(qīng) 散入(sàn) B: 瀚海(hàn) 阑干(lán) 难着(zháo) C: 羌笛(qiāng) 琵琶(pí pa) 卷地(juǎn) D: 风掣(zhì) 辕门(yán) 路转(zhuàn) |
3、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神行太保戴宗来寻及时雨林冲要常例钱,发生了言语冲突。后来两人在城里的酒肆弄清楚了事情经过,冰释前嫌,推心置腹起来。 B: 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C: 保尔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保尔忘我地工作,铁路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并送给保尔一把枪。 D: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驷国”,在这里,他遭到一种人形畜生“耶胡”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 “慧驷”来给他解了围。 |
4、 | 下列复句中,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B: 既然将军家的厨师说它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C: 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是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D: 与其说它像一堵墙,不如说它像一根绳子。 |
5、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ào) 诘责(jié) 振聋发聩(kuì) B: 炽热(chì) 踌躇(zhú) 深恶痛疾(wù) C: 婆娑(suō) 濒临(bīn) 惟妙惟肖(xiào) D: 嶙峋(xún) 喧嚣(xiāo) 络绎不绝(yī) |
6、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A: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 B: 当乐天为“萨德入韩”提供土地的消息传出后,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将“受到”改为“遭到”) C: 当下语文教育展示出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把“展示”改为“暴露”) D: 请柬的封套上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将“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改为“印着古香古色的青铜器”)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
8、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B: 诗人写诗有感而发、言为心声:杜甫化身孤雁表达对乱离漂泊中失群的痛苦;徐志摩再别康桥,抒发眷恋情怀;毛泽东咏梅,尽显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乐观…… C: 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也称“倒三角”,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写出,然后按“次要——次重要——重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D: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法布尔笔下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布丰笔下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叶永烈笔下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辛弃疾、文天祥还是闻一多,他们身上体现了爱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B: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使中小学生形成广博的视野、审美的眼光和健康的人格。 C: 能否养成自律的习惯和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是居家复习取得好成效的关键。 D: 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平民英雄。 |
10、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狂澜 旁骛 千钧之力 味同嚼蜡 B: 逞辩 羁绊 无精打彩 蹑手蹑脚 C: 诡谲 峨眉 断章取义 迫不急待 D: 惆怅 阴晦 一拍即合 铢两悉称 |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 )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他________一事。( 2 )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
阅读沈复的《幼时记趣》,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① 鹤唳 ②沟壑( 2 )解释划线的字。 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②徐喷以烟( 3 )翻译下列各句。 ①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4 )阅读上文,思考以下两题 ①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 ②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
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 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 |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 ① |
② | 幸福 |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 ③ |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 ④ |
向日葵
尤今
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②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③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④寒风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⑤“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⑥“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⑦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⑧我被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⑨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刺身、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⑩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⑪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⑫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⑬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 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⑭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⑮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⑯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⑰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 1 )围绕“向日葵”,补全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情节。那天下班后,________→赶回家去,________→ 半夜起来,浇向日葵 →第二天上午,________
( 2 )下面两句话,请根据提示加以赏析。①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从修辞角度)
②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从词语角度)
( 3 )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着过生日事件的发生。请你找出一处。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