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虽然研究学术不可或缺,但是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B: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4日在2019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重点完善侵权惩罚性赔偿。 C: 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 D: 电影《流浪地球》能有今天,是由于我们国家科幻想象力,电影工业体系及其技术水平合力形成的一个结果。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美丽的青藏高原上,是藏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掉“在”和“上”) B: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删掉“具有真知灼见的”)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把“传统”改成“作风”)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
3、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与岳阳楼齐名的另外两个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北武汉的黄鹤楼。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 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 D: 法兰西民族是文豪辈出的民族,雨果、巴尔扎克、都德、莫泊桑、托尔斯泰、海明威等等,他们的作品无一不在人类文学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
4、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④②③①⑤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①②⑤③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 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D: 范仲淹,字希文,溢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悬殊 追朔 瞄准 过滤 B: 缄默 迁陡 踪迹 弥漫 C: 骨骼 腐蚀 致密 凋零 D: 搁置 雾霾 维幕 香蒲 |
7、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 踌躇:犹豫的样子。 C: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D: 拖泥带水:指掉到水里,弄脏了衣服。 |
8、 | 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黃鹤楼 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这首诗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 这首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只因为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尤其二、三句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 C: 颈联转写登楼所见的阴雨天气,诗人也从现实中又回到怀古之思中来。这一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灰暗。 D: 尾联以抒情作结。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
9、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家讲坛”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始皇兵马佣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
10、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有误。 C: 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 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
阅读 (甲)白乐天守杭州,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历任多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如市。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舟楫罕到。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园中有楼,倚窗南望,沙际水明,常见浴凫数百出没波心,此景幽绝。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乙)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湖葑尽拓(都、全) B: 右折而北(北方) C: 绿烟红雾(红花) D: 安可为俗士道哉(怎么,哪里) ( 2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寓 西 湖 者 欲 避 嚣 杂 莫 于 此 地 为 宜 ( 3 )参考字典解释,选择“幽”在文中的意思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幽”在字典的意思有:①潜藏。②囚禁。③幽静。④深邃。 ( 4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游人之盛,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唐朝前期:________
宋朝:________
明朝:________
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您学会坚持;痛苦时,含泪前进,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起向前……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