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乐业镇第二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bàn) 职(chèn) 息(shùn) 然而止(jiá)
B: 落(zhuó) 饰(zǎo) 劫(nüè) 不折不(ráo)
C: 制(jié) 首(qǐ) 琐(xuè) 前后继(pū)
D: 欺(wǔ) 古(gèng) 杂(cān) 轻怕重(niān)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C: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3、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B: 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A: 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海!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
B: 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济传》
C: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三国演义》
D: 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今日难得海外幸遇。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 不弃嫌,就请过去略叙一叙。”——《镜花缘》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 文学作品灿若繁星,作家浩如烟海。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C: 《经典咏流传》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电影《流浪地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jìn) 驰(chénɡ) 潺成溪(chán)
B: 时(shà) 雾(ǎi) 怒不可(è)
C: 告(jiè) 涡(xuán) 雾气漫(ní)
D: 出(zhá) 彩(hónɡ) 汩如泉(ɡū)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 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 2014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 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辟(xié) 年(mù) 张目结(shé)
B: 鲜(yú) 情(wèi) 连不断(mián)
C: 篱(ba) 痕(tái) 密匝(zhā)
D: 喝(yāo) 尖(bān) 井山(gāng)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 , 想得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B: 李老师的口才很好,他那行云流水的教学风格征服了我们全班同学
C: 毕业前夕,我们五个要好的同学相约漂流大峡谷,共享天伦之乐
D: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课外古诗,完成小题。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①沅溪:沅江,湖南境内的大河之一,源出贵州,流经黔阳,北上注入洞庭湖。足:充足。②远谪(zhé):贬官到离京城很远的地方。

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闻名于初唐文坛,后世称他们为“初唐四杰”。体:指诗文的形式和风格。②轻薄:轻浮浅薄。哂(shěn):讥笑。未休:不止。③尔曹:你们这些人。这里指轻薄为文之人。

( 1 )读了《龙标野宴》,说说那时王昌龄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 2 )从《戏为六绝句》(其二)中,你能看出杜甫对诗歌创作和评论的态度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________

②惟吾德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 3 )文章开篇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 4 )一个简陋的房屋在作者笔下成为高洁之士向往之所,作者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请简要概括并写出其特点。
( 5 )纵观全文,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抱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 3 )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 4 )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的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 1 )“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如何理解?

( 2 )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这句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命题作文。

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

(二)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请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