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上碧绿一片,草色映入竹帘,室内染上青色。 B: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听说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多了。 C: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愿意成为一匹驰骋的千里马,尽快回到故乡。 D: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
2、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B: 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芳馨(xīn) 亵渎(dú) 寒噤(jìn) 豆蔻年华(kòu)B: 荣膺(yīng) 恣睢(suī) 嗔怒(chēn) 锲而不舍(qiè) C: 愧怍(zuò) 剽悍(biāo) 轩榭(xiè) 戛然而止(jiá) D: 遒劲(qiú) 哂笑(shěn) 娴熟(xián) 广袤无垠(mào)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联袂 烦燥 度假村 泾渭分明 人情世故 B: 曙光 简练 明信片 苦心孤诣 判若两人 C: 缜密 部署 顶梁柱 险象迭生 谈笑风声 D: 惩戒 慰藉 城皇庙 甘拜下风 目不暇接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时都进行观测。B: 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C: 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D: 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
6、 | 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停息)(《富贵不能淫》) B: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经)(《愚公移山》) D: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同“披”,穿着)(《周亚夫军细柳》) |
7、 | 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象征 B: 烘托 C: 对比 D: 类比 |
8、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劫(jié) 萦绕(yíng) 崩溃(bēng kuì) B: 绚丽(xuàn) 含苞(bāo) 阐述(chǎn shù) C: 崭新(zhǎn) 拙劣(zhuō) 襁褓(qiáng bǎo) D: 严峻(jùn) 肤浅(fū) 湛蓝(zhàn lán) |
9、 | 请选出下面各项中划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匀称 缥碧 不逊 摩肩接踵 B: 丘壑 沿溯 劳碌 深恶痛绝 C: 甲胄 泄气 翘首 和颜悦色 D: 纤细 凛冽 肿裁 因地置宜 |
10、 |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①②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描写“杨花落”“子规啼”的景象?(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 峡 ①略无阙处: ②沿溯阻绝: ③良多趣味: ④哀转久绝: ( 2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填空:文中用“______ 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 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 4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2014年2月2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 1 )文章开头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3D生物打印
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章采用________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________,第⑥段说明________。
( 2 )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请以“我渴望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注意工整、规范。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