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大方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线字的字形与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褴 (lǔ ) 蒿 (péng) 杂 (rǒng ) 断壁残 (ruán)
B: 缈 (piāo) 污(suì) 问(jié ) 藏污纳 (gòu )
C: 峋(líng) 笑(shàn ) 愧(zuò) 获益浅(fěi )
D: 禁(gù) 酝(niànɡ) 和(xù ) 根深固(dì)
2、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帛 朝(穿戴)衣冠
B: 肉食者(鄙视,小看),未能远谋。 且(哪里)置土石
C: 能谤讥于市朝,(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苦于)山北之塞
D: 吾妻之(认为……美)我者,私我也。 聚(家)而谋曰
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郦道元写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美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不仅表达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C: 回忆录是指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一种文学体裁。贺龙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质。
D: 《藤野先生》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明线,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之情为暗线,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4、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与外人(jiàn)隔 宛在水中(zhǐ)
B: (ch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高者挂(juan)长林梢
C: 货(wù)其弃于地也 其岸势犬牙(cī)互
D: 选贤(yù)能 零落成泥(nian)作尘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C: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方向。
6、

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 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 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ò)暮 (xī)倚 汉(sài)
B: 驱(dú) 东(gāo) 薇(wēi)
C: 鹦(wǔ) (yān)然 (zhuō)春泥
D: (jǐng)门 仍(lián) 白沙(dī)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 臭名昭著的英帝国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 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9、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时所任官职为( )。
A: 押司
B: 太师
C: 尚书
D: 大将军
10、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足”字写出了山西村农家的好客及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 颈联写乡俗民事,赞美了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
C: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D: 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转》)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滕子京守巴陵郡 予作文以记之
微斯人,吾谁与 禁军且为我尽力

( 2 )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异二者之为凭或立
B: 不物喜扶苏数谏故
C: 进亦忧,退亦忧吾在
D: 全其城或有所闻
( 3 )翻译句子: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 4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苏轼“徙知徐州…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从中能够看出二者有什么共同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 “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 )、( )、(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1 )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思考、谋算、筹划
B: 筹划、思考、谋算
C: 谋算、思考、筹划
D: 思考、筹划、谋算
( 2 )对文中下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 “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 “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 3 )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张丽钧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花朵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突然,一个小女孩把童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紧追过来。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阿姨,”她指着儿童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竟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摇腰晃的,像条欢快的小狗。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着。南怀瑾瞟了一眼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句:“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哦,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女孩儿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看”的书的作者,她缄口,是因为她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这让你很便捷的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棵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的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唏笑。南怀瑾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须摒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心,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黏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世间,我多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近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就变成了庸俗清浅。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做,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 1 )第②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2 )第④段中划线词“透明”“蕴藉”可分别用文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来替换。
( 3 )分别写出第⑧段两个划线词“这一刻”指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①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②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 4 )结合语境,对第⑦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 5 )结合生活实际,任选文中小姑娘或南怀瑾其中一个人的做法,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最后一分钟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守1份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