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市浦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淫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 连月不(放晴)
B: 雾冥冥(迫近) 浊浪排(冲向天空)
C: 春和明(风景、景象) 波澜不(惊动、惊骇)
D: 予尝古人之心(探求) 或异二者之(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唐(jū) 阳(jiǎ) jiē )乎 以头地(qiānɡ)
B: 鸿(hú) (ɡōu)火 陈胜(wánɡ) (jiàn)令吴广
C: 韩(ɡuī) 休(jìn) 鞭(chī) (pī)坚执锐
D: (lǚ)左 当(hánɡ) (fú)然怒 免冠徒(xiǎn)
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4、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选自泰戈尔的下列作品?( )
A: 《飞鸟集》
B: 《园丁集》
C: 《新月集》
D: 《吉檀迦利》
5、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áo) 安详 揉造作(jiǎo) 海市蜃楼
B: 眼(kuāng) 豢养 目神速(xuàn) 坦荡如坻
C: 落(zhuó) 游弋 吹毛求(cì) 姗姗来迟
D: 待(nuè) 缄默 骂骂咧咧(liē) 鞠躬尽瘁
6、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C: 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D: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7、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zhì) 钱(yú) 海(ōu)
B: 色(tuì) 问(bǔ) 仿(muó)
C: 烧(fén) 头(kē) 长(màn)
D: 温(róu) 猾(jiǎo) 依(liàn)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一位导游对随地吐痰的游客说:“真没教养,你不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吗?”
B: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说:“为了今天会议的顺利进行,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C: 老师到陈鹏家家访,陈鹏见到老师便说:“老师,欢迎光临!您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阿!”
D: 提起张老师,老李对小张说:“令尊当年和我是同事,他做人堂堂正正,我很敬重他。”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电影《中国机长》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 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 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 长春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10、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韩愈字退之,欧阳修字永叔,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
C: 宋濂,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 《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是他的作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作者望岳生情,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首联尾字“夫”慨叹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颔联用山南山北明暗不同烘托泰山________的特点。颈联细望泰山之景,内心如云气回荡,无比激昂。尾联表现出作者登上泰山的决心,以表达自己________的精神。
(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 “割”字突出泰山的雄姿,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仿佛充满了力量。
C: “荡胸生曾云”,描写诗人站在泰山之巅,远望层层白云涌现,变化多端,感到自己的胸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
D: 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余一小舟________

②上下白________

③余强饮三大而别________

( 2 )请翻译以下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赏雪的过程,然后笔峰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铺垫。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看水(有删改)

汪曾祺

①下班了,组长大老张走过来,对小吕说:“小吕,你今天看一夜水。”

②小吕的心略为沉了一沉。他从来没有看过水,他不知道看水是怎么个看法。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迫着他。但是大老张说话的语气叫他不能拒绝。吃了晚饭,小吕早早地就上了渠。

③一来,小吕就去找大老张留下的两个标志。大老张告诉他,他给他在渠沿里面横插两根树枝,当作标志。大老张说:“你只要常常去看看这两根树枝。水只要不漫过标志,就不要紧,若是水漫过标志,就去搬闸,——拉起一块闸板,把水放掉一些;若是水太小了,就放下两块闸板,让它憋一憋。”

④小吕很快找到了标志。这只是两根细细的树枝,半掩半露在杂草之间,并不引人注意。看见了这两个标志,小吕心里一喜,心里有了一点底。

⑤小吕又到大闸上试了一下。他拉了一次闸板,——用抓钩套住了闸板的铁环,拽了两下,活动了,使劲往上一提,起来了!行!又放了一次闸板,——两手平提着,觑准了两边的闸槽,——觑准了!不然,水就把它冲跑了!一撒手,下去了!再用抓钩捣了两下,严丝合缝,挺好!第一回立足在横跨在大渠上的窄窄的石梁子上,满眼是浩浩荡荡的水,充耳是轰鸣的水声,小吕心里不免有点怯。( )他屏住气,站稳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闸板上酒杯大的铁环和两个窄窄的闸槽上,还是相当顺利地做成了他要做的事。

⑥行!他觉得自己基本能够胜任。他心里轻松了一点,刚才那种压迫感开始廓散。小吕沿着渠岸巡视了一遍。走着走着,又有点紧张起来。渠沿有好几处渗水,沁得堤土湿了老大一片。有不少地方有蚯蚓和蝼蛄穿的小眼,汩汩地冒水。小吕越看越担心,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选定了一处,用手电照着,定定地守着它看,看看它有没有变化。这时恰好一个晚归的工人老李走过来,问:“小吕?你在干啥呢?——看水?”

⑦小吕连忙拉住他:“老李!这要紧不要紧?”

⑧老李看了看:“嗐!没关系!一黑夜你不要老这么跑来跑去,找个地方坐下歇歇!隔一阵起来看看就行了!”

⑨小吕并没有坐下歇歇,他还是沿着支渠来回溜达着,不过心里安详多了。他走在月光照得着的渠岸上,走在bān bó的树影里,风吹着,渠根的绿草幽幽地摇拂着。他脚下是一渠流水……他觉得看水很有味道。

⑩半夜里,大概十二点来钟,出了一点事。小石桥上面一截渠,叫水涮开了一个洞。小吕的心扑通一声往下一掉,怎么办?这时候哪里都没法去找人……小吕留心看过大工们怎么堵洞,想了一想,就依法干起来。先用稻草填进去——他早就背来好些稻草预备着了;用铁铣立着,塞紧;然后从渠底敛起湿泥来,一铣一铣扔上去。洞总算渐渐小了,终于填满了。他又仿照大工的样子,使铁铣拍实,抹平,好了!小吕这才觉得自己一身都是汗,两条腿甚至有点发颤了。水是不往外钻了,——然而,这牢靠么?

⑪小吕守着它半天,一会儿拿手电照照,一会儿又拿手电照照。好像是没有问题,得!于是,他到别处去巡看。

⑫过了一会,又来看看,——没问题。

⑬又过了一会,又来看看,——挺好!

⑭小吕的心终于踏实下来了。

( 1 )看拼音写汉字。

走在bān bó________的树影里

( 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人物心理

接受任务

心里一喜,有了点底

试拉闸板

由紧张到安详


( 3 )为第⑤段括号处选填一个合适的关联词,并阐明理由。

A.于是 B.但是

( 4 )请你就第⑨段划线句中的省略号处展开一定的描写,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________。
( 5 )⑫⑬两段能否改为“后来,他又过来看了两次”?为什么?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冬日暖阳

①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上,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痒。昏黄的阳光笼罩大地。

②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温润光泽。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③竹片拿到手里,上端的糖塑栩栩如生,晶莹剔透。要么是花脸典韦,要么是手提哨棒的武松。这是位人,他稔熟四大名著里的形象,用糖来一一勾勒。糖塑再好,无奈舌头贪婪,昔日英雄,几分钟后,终将在落难。

④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⑤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长相清秀,老师喜欢,可我没有父亲。我美慕那些有父亲的同学,他们的父亲大都是农民,高大剽悍,孔武有力。扛着锄头在教室外透过破窗向教室里偷看,用目光打压他人,呵护儿子。

⑥待在那里,我试图抓住什么来抵御内心的疼痛。我没有哭,因为我没有哭的习惯。但无力反击,因为话来。这年我才八岁。

⑦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桌糖塑。

⑧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举起其中一只,是举棒的悟空。这只很大,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大,人并不觉得冷。

⑨我把它插在窗台上,有时候我把它拿到屋外对着阳光扬起脖子,阳光变成了深红色,暖暖的。我想把久。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它粘住了几只飞虫。母亲说,吃了吧。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阳光热烈而凶猛。一切都会好起来。

⑩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一一攒起。积攒多了,心就像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 2 )怎样理解文章题目“冬日暖阳”?
( 3 )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耐人寻味,请赏析下面句子。

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品析这句话

( 4 )老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不忍心看到“我”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藤野先生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时常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业。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下边两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①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

②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姐少了迩.照样活得灿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