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 A: 罗振玉 B: 王国维 C: 董作宾 D: 郭沫若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 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C: 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 D: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晶莹(yínɡ) 瞥见(piē) 彬彬有礼(bīn) B: 恪守(kè) 阴晦(huì) 与日俱增(jù) C: 玄虚(xián) 诧异(chà) 孜孜不倦(zī) D: 聒噪(ɡuō) 作揖(yī) 茅塞顿开(sè) |
4、 |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穈先生(mí) 广漠(mò) 捞着(lāo) 嬉戏(xī)B: 掷铜钱(zhì) 厌恶(wù) 摹画(mó) 管束(sù) C: 眼翳病(yì) 抽屉(tī) 容忍(rónɡ) 泡茶(pào) D: 文绉绉(zhōu) 绰号(zhuō) 牢骚(sāo) 锁匙(shī) |
5、 | 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 “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新区——河北雄安,此举立刻吸引了海内外炒房团纷至沓来。B: 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 , 迎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到来。 D: 全市上下众志成城 , 誓把襄阳建设成全国文明城市。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栅栏(zhà) 黝黑(yòu) 触目伤怀(chù)B: 妥帖(tiē) 晕倒(yūn) 哮喘病(chuǎn) 举箸提笔(zhuō) C: 踌躇(chú) 颓唐(tū) 密匝匝(zā) 情郁于中(yù) D: 簌簌(sù) 弥合(mí) 嫉妒(dù) 满院狼藉(jí)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贸然 春寒料峭 雾霭 雕粱画栋 B: 困厄 神采奕奕 推崇 和言悦色 C: 褴褛 饥肠漉漉 斡旋 自圆其说 D: 告罄 摧枯拉朽 藻饰 人情世故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 周末大扫除开始了,爸妈忙成一团,只有作儿子的他站在那里袖手旁观。 C: 成都青白江樱花节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B: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2 )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文言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释】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 1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①黄发垂髫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③尝采药至衡山________ ④深入忘反 ________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 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 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 5 )【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_______一词相仿。( 6 )【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
不仅仅是左手
池莉
①17岁那年秋天,我被下放到农村做知青,几个月之后,被选拔到大队小学教书。第一天上课,学生就不怕我,很多课我都上不下去。校长鼓励我不必怕学生,要我向王老师学习。
②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男中年人,大个子,宽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语,非常威严。王老师走路总是甩开膀子迈大步,模样好生坦然潇洒,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我们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凡路上遇见王老师,都要抢先问候,都要为他让路,还要夸他教书教得好。王老师的书,就是教得好,从他班里毕业的学生,算盘打得风流水转,出了校门就可以当一个小队会计。对付最顽皮的男生,王老师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王老师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要是轻重感觉好。王老师用左手把调皮学生的后颈脖子拎起来,从窗口轻轻扔出去,从来没有把学生摔出事情来。贫下中农谁家有一个甚至多个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师整治。王老师这只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来了。
③然而,作为教师,仅有武力是不够的。最初,我以为王老师的威信就是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后来,我慢慢发现,王老师门门功课都教得好,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他可以一个人包办。同时,王老师还会修雨伞,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烧锡补焊。王老师有一只工具箱,那简直就是百宝箱,他想要钉子就可以掏出钉子,他想要铁皮就可以掏出铁皮,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王老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要过春节了,村里家家户户都请王老师写对联。也总有一些人家会贴别人写的对联,这就更是为王老师提供了比较,贫下中农过春节有的就是时间,又没有什么娱乐,大家成群结伙到处闲逛,挨家挨户比较对联。这一比较,显然还是王老师的字好。四村八里的人家婚丧嫁娶,也都要请王老师去做司仪。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厨子来不了,王老师也当厨子,王老师从打豆腐到红案,都做得得心应手。一般凡有人请,王老师是有求必应。但凡王老师应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而他自己呢,则又有一条人生的座右铭:万事不求人。王老师是从来不去麻烦任何人的,他自己什么都会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于是,王老师的威信怎么能够不高?谁家的孩子他不敢打?打了家长还要感谢,因为他们认为这就表示王老师重视了他们的孩子。
④我17岁的时候,见识了王老师,也是十分佩服的,觉得他做人做得好生响亮和牛气啊!但是,真正认识到王老师的价值,却是在多年之后了。那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了,成家了,在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面前常常捉襟见肘,便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我那乡村小学的王老师。在琢磨中,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想要骄傲又淡定,是何等不容易啊!在那赤贫的年代,王老师仅凭一只小小的工具箱,就能创造与修补着他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和乡亲们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啊!30年过去了,王老师依然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唯一一个有气魄有能力掌握自己全部生活的人,唯一一个最贫穷却最有志气的人。有志才可以帅气,有气才可以帅体。因此一个贫穷的乡村小学教师,才会那么的神气,那么的体面,那么的受人尊重。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他都是打赤脚或者穿草鞋,但是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条条道路都恭候着昂首挺胸的他。
⑤从王老师身上理解和领会到的道理,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诲。由此我懂得,一个人无论穷与富,都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气才有体面与高尚。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这美丽是一种大美,仿佛太阳、月亮、森林与鲜花,天然大方,超凡脱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让懂得它的人赏心悦目。一个人这么活一辈子,便够了。
(读自《读者》2006年第7期,略有改动)
( 1 )在“我”看来,王老师的威信不仅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还在于他________,会干各种手工活,________,会做司仪,________。从前,有个商人有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餐风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不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包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乎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天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乎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起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惟独没有他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乎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找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了为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时隔不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着了店门。商人立马把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在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找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
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一一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睿智和大气。
( 1 )小说以一把油纸雨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________—丢伞—________—得伞的过程。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
( 3 )你怎样理解第八段中划线词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①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
②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 4 )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
②围绕中心选材,注意交代记叙的要素。
③注意细节描写,抒发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