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遂溪县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泥泞 密匝匝 摧枯拉朽 风华正茂
B: 茏罩 摄影家 生机盎然 和颜悦色
C: 娴熟 啄春泥 因地制宜 纵横绝荡
D: 疾驰 结核症 诚皇诚恐 抑扬顿挫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窗,注定要与诗词 的。古诗词中 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 窗破月寻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 。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 ”。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 的意味。


A: 结缘 信手沾来 亲近 铁窗 警世
B: 相遇 信手沾来 亲密 窗棂 劝诫
C: 结识 信口雌黄 亲近 窗户 警告
D: 邂逅 信口雌黄 友好 铁窗 劝慰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mēn)热 (qǐ)首 (liāo)起 绿草如茵 怏怏不乐 油光可鉴
B: 气(fēn) (chán)述 苍(jìng) 融会贯通 面面厮觑 由然而生
C: (qí)祷 (chì)热 (zhī)粉 草长莺飞 金壁辉煌 矫揉造作
D: 慰(jiè) 狡(xiá) 拘(ní) 轻歌曼舞 鸠占雀巢 魂牵梦萦
4、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美国实业家
B: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启凡 覃必陶的笔名
C: 《不求甚解》马南邨 邓拓的笔名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署名 草率 斑马线 诲人不倦
B: 繁锁 祈祷 戈壁滩 慷慨淋漓
C: 侮辱 契约 摄相机 大庭广众
D: 屏障 抱歉 大无畏 锋芒必露
6、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惭愧 揣上 孤霜 莫名其妙
B: 惧惮 保姆 繁琐 绝处逢生
C: 烦躁 筹划 疲倦 微不足道
D: 噩耗 猝然 轻蔑 世故人情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泥(yū) 字(tiè) 为人知(xiān)
B: 家(hé) 粗(zhuó) 忍俊不(jīn)
C: 取(tì) 头(càn) 忧心忡(chǒng)
D: 热(chì) 没(yān) 心有灵(xī)
8、

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纵情欢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 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 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蔓延 叮嘱 爆发力 决策布署 再接再厉
B: 历练 凝聚 群防群治 源远流长
C: 蓝本 严峻 天然气 攻坚克难 众志成城
D: 保障 贯例 荧光屏 火速驰援 义无反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霁夜

(北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 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霁夜:雨过天晴之夜。②孔平仲:北宋诗人,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③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⑤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⑥南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明亮夜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因戍墙铃响而梦醒。
B: 颔联先实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然后再虚写“淡月笼云”的夏夜景色。
C: 颈联仍先写雨前秋风扫落叶,再写雨霁萤火横飞。
D: 尾联由今夜推想到明朝,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了视觉方面的朦胧夜色,在夜深人静之时尤显“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之铃的清冷与之映衬,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颔联实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清寂的霁夜之景,虚写之前的狂风暴雨,这就构成鲜明的虚实对比。
C: 颈联里秋声堕叶的听觉静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很确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欣悦的意趣。
D: 全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三则《论语》,回答问题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 )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知之者不如之者() 不逾( )

( 2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 1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辨析第③、⑦段中划线词的作用。

( 3 )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 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 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 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诸位,把眼睛闭上五分钟,然后平心静气地想想父亲或者母亲试试看。你们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爱着你们,怀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么温暖、多么广阔,直到现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万千、激动不已的么?啊,用不着闭上眼睛,你们大家无论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双亲之恩么?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

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驶出濑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

不知为什么,高贵夫人总看着这父子们。后来,她在老女佣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

孩子多。真快乐啊!

哪里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馆的大富翁,年过四十,可是没有孩子。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后嗣?如果行,会给你们一笔钱作酬谢。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

傍晚,轮船驶进相模滩时,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夫人的舱房。

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舱房。

第二天清晨,当船驶过房总半岛,父亲拉着五岁的二儿子出现在财主夫人的舱房。

昨晚,我们仔细地考虑了好久,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 把长子送人,不管怎么说是不合适的。如果允许,我们想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

完全可以。贵夫人愉快地回答。

这天傍晚,母亲又领着三岁的女儿到了财主夫人舱内,很难为情地说:‚按理说我们不该再给您添麻烦了。我二儿子的长相、嗓音极像死去的婆婆。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婆婆似的,实在太对不起我丈夫了。再说,孩子五岁了,也开始记事了。他已经懂得是我们抛弃他的。这太可怜了。如果您允许,我想用女儿换回他。

财主夫人一听是想用女孩换回男孩,有些不高兴,看见母亲难过的样子,也只好同意了。第三天上午,轮船快接近北海道的时候,夫妻俩又出现在贵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你们怎么了?财主夫人问了好几遍。

父亲抽泣地说:对不起。昨晚我们一夜没合眼,女儿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我们愿意把钱还给您。请您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财主夫人听着流下同情的泪:

都是我不好。我虽没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羡慕你们。孩子应该还给你们,可这钱要请你们收下,是对你们父母心的酬谢。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 1 )小说具体描述了穷夫妇三次卖孩子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卖孩子的经过

时间

心理变化

第一次

穷夫妇因家里穷,接受了贵妇人的意见,售卖大儿子。

傍晚

求之不得——不适合

第二次

穷夫妇因考虑大儿子要继承家业,所以想用二儿子替换。

①________

勉为其难——觉得可怜

第三次

②________

这天傍晚

感觉难过——③________


( 2 )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舱房。(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该句子)

②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从内容与结构的角度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 3 )假如你是这对穷夫妇中的一位,卖了小女儿,回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模拟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一段30字左右的文字。
( 4 )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父母的心”的理解。

【链接材料】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出生大阪,两岁丧父,3岁丧母,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岁时祖父亦亡,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使川端康成作品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川端康成的内心深处,一直特别渴望父母之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你根据“科考员、冰川、发现”三个词语,想象一个故事,以“汽笛欢快地嘶鸣,惊起一滩企鹅……”为开头。

要求:⑴将文章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字数600~800字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妖颜惑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