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浦城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 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的挑衅。
B: 中国运动员张梦雪里约奥运会捧得中国首金,消息立刻被媒体传得满城风雨
C: 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舰船在南沙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一波三折 , 远未结束,两国都坚持对方舰船先离开。
D: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2、为句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 )
A: 生病
B: 痛苦
C: 困苦不堪
( 2 )蒋氏大戚,汪然出曰……( )
A: 鼻涕
B: 眼泪
C: 鼻涕和眼泪
( 3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
A: 牙齿
B: 岁月
C: 年龄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旦大学邵毅平认为,汉字的命运不是由汉字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在“国家力量”后加“强弱”)
B: 根据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上含有致癌物的电子烟,成为潜在的烟民。(删去“根据”)
C: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本月15日,浙江省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 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在“起”后加“左右”)
D: 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行为。(在“人文素养”前加“培养”)
4、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C: 不言而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
B: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 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D: 《繁星》《春水》是冰心将自己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而成的小诗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 《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程。
D: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B: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C: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D: 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B: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军人就该上战场。打仗这根弦松了,当“和平兵”的思想就会潜滋暗长
C: 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半功倍 , 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D: 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 , 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使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一拨。
B: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
C: 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
D: 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 1 )“日见孤峰水上浮”一句中“孤”字意蕴丰富,说说它的含义。
( 2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衣冠(穿戴)
B: 明日徐公来(第二天)
C: 能谤讥于市朝(这里指“议论”)
D: 时时而间进(经常)
( 2 )下列句子中的“于”用来表示比较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B: 文章用“门庭若市”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C: 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D: 齐国最终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母亲的金手表》,完成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①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②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③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④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⑤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⑥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⑦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1
⑧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⑨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⑩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注】①[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 1 )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②-⑥段,填写下表。

事件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
我偷戴金手表
喜欢
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
我献上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

( 2 )文章③、④段写到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女都流泪了。请分析她们流泪时心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3 )说说金手表在母亲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并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这种分量的。(不超过150字)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峭壁上的树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 1 )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并写下来。

( 3 )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 把标题补充完整;

②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安于现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