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莱芜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chā) 脸(jiá) 羊(líng) 意见分(qí)
B: 不(jìn) 谎(sā) 沉(jī) 絮絮叨(dāo)
C: 憔(cuì) 笑(nì) 告(dǎo) 弄花草(shì)
D: 下(zūn) 时(shà) 着(zuàn) 尊君在(fǒu)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湖不在小,有景则灵。大纵湖自有其壮丽的景色,波光云影,汇于一湖,四季而不同。

①烈日炎炎,湖堤杨柳如烟,莺啼蝶舞。接天莲叶,千顷一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艳。

②三九寒天,湖中苇白如雪,游鱼潜底;来自北国的越冬鸟,不时在湖面出现。

③至若清明,湖水清澈,湖田泛青,和风吹拂,碧浪翻滚。

④待到金菊飘香,藕壮菱饱,稻香蟹肥,湖中月满平湖,光耀千里。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脆红李不仅让当地村民从中受益,也给刘永刚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B: 近日,遵义市老年大学到遵义市汇川区上海路街道航宇社区开展送文艺进社区。
C: 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将遵义、思南、石阡8处街区列为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
D: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季节、节气的特点,使巩章玉创作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A: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5、“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 左手在外
B: 右手在外
C: 双手交叉
D: 左手在上
6、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D: 苟全性命于乱世
7、下列画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洪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B: 市场上的手机品种很多,质量却参差不齐,让很多市民在选购时扑朔迷离
C: “农夫山泉有点甜”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广告词。
D: 周末晚上八点,北京的某超市人声鼎沸 , 排队结账的人龙,足足拉了二十多米长。
8、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疤(chuāng) 书(zhāi) 镶(qiàn) 肿(zhàng)
B: 愧(zuò) 门(kuāng) 恐(huáng) 哀(diào)
C: 恶(zēng) 问(jié) 取(dì) 笨(zhì)
D: 门(kǎn) 午(shǎng) 盖(xī) 败(tā)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敬辞:令郎、垂爱、奉陪、劳驾
B: 唐代:王湾、陆游岑参李益
C: 散文:《春》、《济南的冬天》、《金色花》、《荷叶·母亲》
D: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莫顿·亨特、康拉德·劳伦兹、让·乔诺
10、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 “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 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 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出了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帝置酒洛阳南宫,上 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填 国家,抚百姓,给饷馈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
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 帝:指汉高祖刘邦。② 上:尊指刘邦。③
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 填:通“镇”。⑤ 饷馈:军饷。⑥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 1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粮道,吾不如萧何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B: 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C: 请重法以禁之 异于二者之为
D: 朕当奢省费 国怀乡,忧谗畏讥
(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B: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C: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D: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①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②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 4 )(甲)文汉高祖和(乙)文唐太宗两个人物在治国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柔软地带

①菜市场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不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

②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贩的菜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起。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

③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

④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

⑤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

⑥绝对的“神圣”,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因为世间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

⑦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

⑧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到了1934年,胡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观音点薄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单看题目就知道唐僧做了些什么。

⑨唐僧的内心始终有个柔软地带,不似悟空见了妖魔一棒打死那么简单,因为妖魔是打不绝的,而且它们中的许多,还是天神们的坐骑或宠物。改写的部分,胡适让唐僧终于割肉了,妖魔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化,为自己的欲望羞愧,每位只吃一小口,或者不吃。最后,待到东方满天红霞时,唐僧摸摸全身,肌肉复生,丰润如初。

⑩这就是柔软的力量——对立被缓解,和解也已达成,唐僧也终于将大慈悲进行到底.

(文/查一路,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说说“柔软地带”具体指什么?
( 2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 3 )将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可以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在机场办机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是看到带2岁以下的孩子坐飞机的乘客,只要飞机上的座位坐得不是特别满,他们往会把这类乘客安排在一个空座位的旁边。

( 4 )第⑤段画线句“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的错误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妤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宇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

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笫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的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宇叫许辉。

(选自《北京晚报》作者:孙道荣)

( 1 )文章开篇点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 2 )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谜底揭开

( 3 )你怎样理解文章第三段划线句子中“荣誉”一词的含义及作用?

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

( 4 )文章描写了主人公受助后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写有何意义?
( 5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主人公发生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 6 )有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引发的成功故事。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悄然绽放在我们生活的路上……
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没好网名”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