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字形、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妖娆ráo 枘凿 一抔黄土póu 化为乌有B: 襁褓qiáng 亵渎 涕泗横流s 气吞斗牛 C: 承蜩tiáo 旁鹜 恪尽职守kè 脑羞成怒 D: 扶掖yè 谀词 断章取义 重蹈复辙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不规范用字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B: 受黄岩岛紧张局势的影响,准备大批去菲律宾旅行的游客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C: 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能力提高了。 D: 融水XX中学在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开展话说“嫦娥奔月”。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澜 怪诞 枯躁 惊涛澎湃 B: 蚱蜢 丰饶 浊流 九曲连环 C: 摇蓝 险峻 体魄 丛山叠岭 D: 挚痛 滋长 暄闹 绝壁断崖 |
4、 |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B: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C: 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D: 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 B: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 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11月14日晚,我们有幸看到了自1948年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满月。B: 2016年6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C: 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 盐城市旅游局申请的旅游微电影《鹤舞盐城》,荣膺2016年“最美旅游视频”奖。 |
7、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直面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前____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吵,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事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④不停地絮絮叨叨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①④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噤(jìn) 发窘(jiǒng) 怒不可遏(è) 情不自禁(jīn) B: 觅食(mì) 脊梁(jǐ) 汗流浃背(jiā) 断壁残垣(yuán) C: 汲取(jí) 滞碍(zhì) 拈花惹草(zhān) 鲜为人知(xiǎn) D: 琅琅(1áng) 狡黠(xiá) 味同嚼蜡(jiáo) 言简意赅(ɡāi) |
9、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B: 古文中“羹”和“汤”的意思相同,都是指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C: 古文中“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国殇”指为国牺牲的人。 D: 古诗文写作中常用借代手法:“干戈”和“烽火”代指战争,“黄发”和“佝偻”代指老人。 |
10、 | 下列句子重音不正确的一项( )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C: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D: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
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 泊 钱 塘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 1 )诗中颔联借用“________”与“________”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③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①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严:敬重。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 ③及准出陕 ________ ④咏徐曰 ________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B: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C: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D: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
薄荷
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竞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 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技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落了一地。
( 3 )第一段中“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意思是作者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 5 )结合全文内容,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漠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飞舞在生命里的蝴蝶标本
①阿黛儿的父亲在她12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去世了,阿黛儿因此变得孤僻和敏感。
②初一时阿黛儿的学校里新来了一位生物老师格雷特。一次课上,格雷特为了给同学们讲清楚雄鸟和雌鸟的不同,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并要求大家进行讨论。阿黛儿一言不发,格雷特觉得很奇怪,有同学告诉他,阿黛儿的父亲刚刚去世了,她最抗拒这种话题了。
③后来,格雷特常在课余时间和阿黛儿谈心,阿黛儿却是想尽各种方法逃避,阿黛儿不想看到他人眼神中的同情,她要用行动向人证明,虽然没有了父亲,自己却依然是最优秀的。
④学期结束前,格雷特宣布结业考试内容为制作一只蝴蝶标本。对阿黛儿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最佳时机。
⑤为了这次考试,阿黛儿花费了很多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捕捉蝴蝶。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阿黛儿在郊外的草地上捉到了一只蓝绿相间的彩色蝴蝶。拿着这只漂亮的蝴蝶,阿黛儿按照格雷特上课时所说的方法小心地做着,花了几个夜晚的工夫,终于把标本做好了。完工的那天,阿黛儿第一次睡了个好觉。
⑥交标本的日子一天天接近了,阿黛儿的心里充满了期待。然而,就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收拾家务的时候,竟不小心把那只蝴蝶标本碰到了地上。看着支离破碎的蝴蝶标本,阿黛儿伤心欲绝。母亲内疚地说:“别哭了,都是妈不好,要不然我到学校去跟你们老师解释一下。”“不!”阿黛儿大声地吼叫着,一把推开了母亲,狂奔而去。不知道为什么,阿黛儿居然一个人跑到了学校的教室里,傍晚的学校冷冷清清的,在课桌的抽屉里,阿黛儿突然发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躺在那里,这是真的吗?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地揉着,是的,是一只漂亮的蝴蝶标本。阿黛儿想,这大概是上帝送给我的吧。阿黛儿欣喜若狂,一路小跑着回到了家里。
⑦夜里,阿黛儿把这只蝴蝶放在台灯下仔细地看着,它可真漂亮呀,比自己以前做的那只毫不逊色,淡蓝色的翅膀上若隐若现地缀着些黑色的斑纹。美中不足的是,那只蝴蝶的触角好像断过,是后来人工接起来的。
⑧第二天,阿黛儿忐忑不安地带着这只蝴蝶标本向学校走去。上课铃一响,格雷特就来了,他满脸笑容地对大家说:“今天,老师就来好好看看你们的蝴蝶标本。”阿黛儿的心里“突突”直跳。接着老师又说:“今天我们的考试内容不仅看谁做的蝴蝶标本漂亮,更要大家讲出自己制作的过程,看谁对这个技能掌握得好。”此言一出,阿黛儿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⑨“阿黛儿,请你先来说说。”格雷特第一个请她。阿黛儿只好红着脸走上了讲台,把手里的蝴蝶标本递给老师,然后结结巴巴地把自己制作标本的过程讲出来。在讲述的时候,格雷特一直微笑地看着阿黛儿。说到最后,阿黛儿鼓足勇气对同学们说:“其实,这只蝴蝶标本并不是……”正在这时,格雷特突然打断了阿黛儿的话,抢着说道:“并不是很完美吗?哦,是的,阿黛儿和我当初做的标本一样,把蝴蝶的触角给弄断了,看来这个步骤对大家来说都是个重点要掌握的地方哟!好了,从阿黛儿的标本制作过程中我们已经完全可以知道,阿黛儿已经全部掌握了制作蝴蝶标本的方法,我给她的测试成绩是100分”。说完,老师把标本递给了阿黛儿。台下一下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阿黛儿的嘴角尝到了咸咸的泪水滋味。
⑩下课后,阿黛儿找到老师办公室,想把这只珍贵的蝴蝶标本还给格雷特,因为她明白了那只蝴蝶标本的真相。没想到,阿黛儿的话还没说出口,格雷特就笑着对阿黛儿说:“阿黛儿,你母亲已经打电话把你做蝴蝶标本的事情都对我说了,你什么也不用说了,这只蝴蝶标本就是老师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能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看不起你,除了你自己。”
⑪格雷特也许不会想到,他的这句话改变了阿黛儿一生。因为就是从那天起,阿黛儿的自卑感已经一扫而尽,并且她真的开始相信,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父亲的去世而轻视她,除了她自己。
⑫一转眼,10年过去了。如今的阿黛儿已经成为一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 然而不论岁月如何变迁,13岁那年,那只珍贵的蝴蝶,将永远地在阿黛儿的生命中飞舞。
此言一出,阿黛儿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 4 )你认为文中的阿黛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 )请分析选文第⑫段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然而不论岁月如何变迁,13岁那年,那只珍贵的蝴蝶,将永远地在阿黛儿的生命中飞舞。
作文。
大家在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曾经有过许多的成功,而成功的获得,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请你将一次取得成功的经历,以“我成功了”为题,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