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遂溪县河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和《茶馆》等。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C: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狂(lán) 田(lǒng) 痛(chì) 回环折(qǔ)
B: 默(qì) 咽(gěng) 育(pǔ) 饥肠辘(lù)
C: 鸣(áo) 胡(jì) 污(huì) 高山之(diān)
D: 郝(sǒu) 气(fēn) 头(gǎo) 惊涛澎(pài)
3、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uó)大 (dài)色 (bēnɡ)紧 鸟(cháo)
B: (shū)忽 (fèi)腾 (quán)曲 (zhuī)形
C: (chà)那 (zhù)蓄 (hōnɡ)托 (zhàn)声
D: 主(zǎi) 黄(yūn) (liáo)亮 狭(zhǎi)
4、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萨德”事件的持续发酵,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而韩国旅游业首当其冲
B: 会见新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郑月娥,评价其敢于担当,成功当选实至名归
C: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引人入胜。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64岁周润裸捐56亿,选择过上平淡拮据的生活。
B: 掌布镇在“实、活、深、正”四字箴言上下功夫,确保辖区内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聚焦主题、富有特色、党员有收获。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大英雄。
D: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6、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父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B: 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皇诚恐的地步。
C: 很多人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8、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咒(zǔ) 怜(mín) 然起敬(sù)
B: 诉(sònɡ) 辱(wǔ) 目光深(suí)
C: 驾(línɡ) 宽(shù) 上欺下(mèi)
D: 厌(wù) 污(zhān) 优柔断(ɡuǎ)
9、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斑澜 息xī 泰然之chù 危言悚听
B: 潸然 眼léng 弄巧成chù 适得其反
C: 喧嚣 临bīng 夜不能mèi 按步就班
D: 绰号 贿炙人口kuài 循规蹈矩
10、

从《梅岭三章》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这首诗属于( )

A: 状物诗
B: 述志诗
C: 叙事诗
D: 写景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前人说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洛桥晩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①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②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②讥訾(zǐ):讥笑非难。③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④二京:指东汉班固所做《两都赋》和张衡所做《二京赋》,是赋中的名篇。⑤皇甫谧:字士安,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⑥非贰:非难、不同意。⑦敛衽(rèn):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赞述:称赞传述。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不敛衽________

②未于世________

( 2 )下面句中划线的“于”与成语“受制于人”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君文未重
B: 思乃询求皇甫谧
C: 是先相非贰者
D: 责任重泰山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思意不惬。

②然君文未重于世。

③宜以经高名之士。

④遂为作叙。

( 4 )文中左思的做法和“时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本文有删改)

( 1 )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 3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尤其在春夏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

( 4 )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点建议。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近代“问天”第一人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二期庚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 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试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 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 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地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 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馆),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 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 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 1 ) 从全文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2 ) 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 3 )第⑥小节画线句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
( 4 )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触动心灵的背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记叙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丶倾听尐㈢呻吟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