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选项中语言最简明的句子( ) A: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B: 我买了两瓶红墨水和蓝墨水。 C: 中国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外国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D: 小新和他同学的老师从学校出来。 |
2、 | 下面语句中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师说》的作者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B: 《读〈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长篇小说,他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 D: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变色龙》一文中通过描绘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12月14日90高龄的余光中先生安然辞世。先生一生笔耕不辍 , 《白玉苦瓜》《乡愁》《听听那冷雨》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展现出汉语的美丽。 B: 清华老院士潘际銮教授做研究孜孜不倦 , 为中国第一条高铁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C: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采用纯油画动画这一别出心裁的形式,125位艺术家根据120幅梵高的原作,打造成65000幅油画,让梵高美学成为了一场专属视觉的“流动的盛宴”。 D: 作为扬州迎接2018年省运会、省园博会的一项重要工程,“升级版”的明月湖公园开始对外开放,许多市民趋之若鹜 , 享受着休闲健身带来的愉悦。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 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C: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D: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
5、 | 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A: 《饮水词》 B: 《花外集》 C: 《梦窗词》 D: 《断肠词》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B: 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 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B: 当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后,使许多观众激情满怀,为中国科幻片的崛起而自豪。(删掉“使”)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将“讨论”和“表决”调换顺序) |
8、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C: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D: 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精神之一。 |
9、 | 下面文字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告别天真烂漫的小学时代,开启了充满希望、充满诗意的初中生活。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窗外的阵阵桂花香应和着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正在酝酿着一个个彩虹似的梦。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之香,我们将穿越金秋高邈的天空,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A: làng hè niàng mǎoB: làn hè niàng miǎo C: làn hé niàng miǎo D: làn hé liàng mǎo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偏僻 抉择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 污篾 寒禁 出类拔萃 销声匿迹 C: 喧哗 帷幕 慢不经心 格物至知 D: 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人情世故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①江南也多晴日 但烙在心头的 却是 江南的 濛濛烟雨 ②江南雨斜斜 江南雨细细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 江南雨细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③江南雨 是阿婆河边捣的衣 江南雨 是阿妈屋前舂的米 江南雨 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 江南雨 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 ④江南雨里 有一把圆圆的纸伞 江南雨外 有一个圆圆的思绪 江南雨有情 绵绵得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雨有意 密密得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 1 )写出第③节诗中作韵脚的字。(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江南雨的特点。 ( 3 )第③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 4 )请分析诗中叠词的表达作用。 |
阅读古文《陶侃惜谷》,回答问题。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汝既不田( ) ③执而鞭之( ) ④故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 ( 2 )翻译句子。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3 )你觉得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 |
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 1 )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A: 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 1 )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 4 )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平凡的日子,只要努力,就能积累起生命的厚度。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享受到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辛勤劳动的收获,孝敬父母的美好,自觉给予的快乐,好学不倦的充实;可以享受到甘于寂寞的崇高,归于平淡的境界……平凡的生活阳光灿烂,平凡的日子精彩纷呈。
请以《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