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B: 传承 保守 规则 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
2、 | 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 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 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 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 南深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南宁到玉林40分钟,到广州2小时,到深圳2.5小时。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通了相关的宣传活动。 D: 这次校庆活动得到许多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取得圆满成功。 |
4、 |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 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 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D: 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撒谎(sā) 裁缝(cǎi) 发愣(lènɡ) C: 寒战(zhàn) 攥着(zuàn) 羚羊(línɡ) D: 怦怦(pīnɡ) 伤疤(bā) 树杈(chà) |
6、 | 对《己亥杂诗》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 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 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 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 离愁中解脱出来。 D: 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
7、 | 对下列诗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关雎》和《蒹葭》都选自于《诗经》,两诗都是优秀的爱情诗。风格上,《关雎》篇热烈而奔放,《蒹葭》篇含蓄而缠绵。B: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B: 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 高新黑科技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 D: 看到初夏遵义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
9、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栈桥 褴褛 莫名其妙 糟踏 B: 别墅 牡蛎 嘟囔 恭维 C: 阔绰 诧异 流氓 狼狈不堪 D: 女婿 赔偿 哆嗦 拮据 |
10、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
赏析《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有删改) 【注】①高邮:地名,在今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指药物。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子宜急归________ ②以书致何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遂 以 一 书 寄 何。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 ( 4 )本文与《范进中举》讲的是类似的故事,哪个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 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 1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第一件事 | “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
第二件事 | ________ |
第三件事 | ________ |
第四件事 | “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 3 )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事例做两点简要分析。( 4 )走近主人公,你最想说什么?(50字以上)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摘自《青年文摘》)
(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味道,是酸涩的橙汁,是香甜的奶茶,是浓苦的咖啡,还是清凉的薄荷?都不是,味道是每个人心里了一扇窗,是每个人身边的一件事,是每个人给你的一次感动。有一种味道频繁于世却不被人所发觉,他盖过的人生的百味,那就是爱的味道。
请以“爱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