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蔡甸区柏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琐宵 两腮 厮守 文质彬彬
B: 简陋 脸侠 盈眶 顽固不化
C: 轻蔑 讪笑 歧视 俯拾皆是
D: 蹒跚 荒莽 勒转 有持无恐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jié)石 水何淡淡
B: 山岛竦(shì) 左迁龙标
C: 秋风萧(sè) 夕阳西下
D: 子规(tí) 枯籐老树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沙地铁3号线建设完成后,岳麓区和沙县两区域将会豁然贯通了。
B: 共享单车鳞次栉比地停放在划定的区域内,成为了城区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C: 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D: 毕业晚会上,即将离别的同学们面面相觑 , 眼里满是不舍的泪水。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蹒(shān) 笑(chī) 确(zuó) 强不舍(guō)
B: 轩(xiè) 取(móu) 篱(fān) 周道如(dǐ)
C: 涟(yī) 视(zhēn) 悴(qiáo) 忍俊不(jīn)
D: 竦(zhì) 窕(yǎo) 笑(shěn) 德量力(dù)
5、

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成功举办了以“运河名城,精致扬州”为主题的城市推介会。 ——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城市推介会。
B: 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 ——贺知章描绘枝条和新叶。
C: 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是名城。
D: 能够品尝到清香醇厚的龙井茶,对外国游客来说,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龙井茶真是难得。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 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 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7、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D: “霾”究竟是什么东西,老百姓十之八、九说不清楚。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黄金周期间,美丽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往返
B: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 , 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烟花三月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神行太保戴宗来寻及时雨林冲要常例钱,发生了言语冲突。后来两人在城里的酒肆弄清楚了事情经过,冰释前嫌,推心置腹起来。
B: 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C: 保尔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保尔忘我地工作,铁路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并送给保尔一把枪。
D: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驷国”,在这里,他遭到一种人形畜生“耶胡”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 “慧驷”来给他解了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时值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
①穷通理:困厄与发达的道理。

( 1 )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说说“空知返旧林”中 “空”的妙处。

( 2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回答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宁静无以远 致:达到
B: 非无以成学 志:立志
C: 躁则不能冶性 险:危险
D: 成枯落 遂:最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非宁静无以致
B: 其一坐于前
C: 意与
D: 之于国君
( 3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强调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B: “学须静也”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且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侧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选文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 1 )文章由一个老头养鸭子做宠物和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做过的实验写起,有什么作用?
( 2 )请分析选文第⑦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3 )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目前”二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 4 )王涵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只从巢中掉下来的幼鸟,马上把它拾起来带回家养了起来。根据本文学到的知识,你认为王涵同学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阅读散文《性本爱“秋山”》,完成小题

性本爱“秋山” 何永康

①我喜欢山水。而在山与水之间,我又偏爱于山,这倒不是我想做个仁者,而是我酷爱中国山水画的习性使然。一般来说,山水画中的水大都似有若无,往往通过山的衬托和留白来表现,而山的形态与神韵却是要通过皴擦点染实实在在地具象表现。因此,但凡到了山水间,我对山是特别留心观察的,偶尔还会拿出写生本勾画几笔。

②从古到今,爱山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陶渊明就直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出其不随俗流的文人心气。不过,陶渊明的丘山是泛指。没有南北地域之分,没有雄奇险峻与开阔平远之分。

③我常年生活在川东北一隅,目光所及的山海拔都不高。我把这类寻常之山称为“凡山”,它不会让人仰视并视为畏途,人们也不会考虑爬山的艰难,老百姓甚至不说爬山,而说转山,其轻松的感觉和散步差不多。

④我常独自去转山。但我对季节是有选择的。春天的山万木复苏,桃红柳绿,但我总觉得有些清浅,缺乏山应有的厚重,加之人们热衷于踏青,人满为患,喧嚣嘈杂,我很少凑热闹。夏天的山色深沉了一些,却是一味单调的浓绿,少了一些层次和变化,看久了就视觉疲劳,耳畔还有知了无休止的鼓噪;如果天太热,更让人心烦意乱,也不宜转山。冬天的山,草枯叶落,满目荒芜,山就是寒山或残山了,自然更提不起兴致去转山。因而我的转山,大多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此时看山,就觉得山很有底蕴很有美感很有亲和力。

⑤如此说来,我就不是爱“丘山”,而是爱“秋山”了。

⑥秋天的山色尤其丰富。绿色依然是不二的底色,但大自然这位画师是神奇的,在底色上又浓墨重彩地涂抹了红色、黄色、褐色。红色是霜染出来的树叶的颜色,形成万山红遍的主色调;黄色穿插其间,是必须有的过渡与中和;褐色也是植物的一种演变过程,像人脸部的阴影一样增加了山的厚重感和立体感,但并不晦暗,反倒衬托出阳面的明丽。于山间行走,摘几片叶子,即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书签了。

⑦秋山清若水,是说山的清凉静谧。但山是离不开水的,尽管有的山没有江河的环绕,但流泉飞瀑、小溪深潭还是随处可见的;静止的山于是就有了动态,有了声响,有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鲜活场景,也就有了飞扬的山之魂魄。在水边驻足休憩,或观鱼,或照影,或洗涤,山行就有了别样的情趣。

⑧秋山之中,只要你处处留心,总会有惊喜出现。比如野果,就随处可见可食。刺梨,剔除果皮上的刺,入口是酸酸甜甜的,特别生津止渴。还有野生板栗、野生猕猴桃,但你要在树下的草丛中细细寻找才有所得。运气好的话,你还会找到几枚野生蘑菇,那就是有心于果子,无心得菌子,算是意外收获了。至于柿树上像小灯笼一样高挂的红红黄黄的柿子,你就只好饱饱眼福罢了,攀爬采摘困难而危险。

⑨或许你是一人独行,秋山或许也是空山,但你不会感到孤独,意念中总会感觉有人与你同行。有采药的仙师,有抚松的隐者,有策杖的高人;有“空山新雨后”的王维、“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杜牧,有画《秋山秋水》的张大千和画《牧牛图》的李可染……他们是睿智的雅士或诗画大家,会分享给你一些“道理”与“禅心”、诗情与画意。

⑩当然,你还会邂逅一些现实人物。如与你一样来寻幽览胜的游客,搭讪几句就有了共同语言,进而有了共同的去向,成为同路人或网友。你还会路遇背着一大背篼猪草回家的大娘,一路上拉拉家常,话话桑麻,缓解疲乏。你最好让大娘歇息一下,放松一下腰背,替她背着猪草走上一段,亲身体验一下山里人日子的沉重。到家了, 大娘会请你喝一碗老鹰茶,剥几粒新花生,你会体验到山里人的淳朴——秋山一样的淳朴。

⑪性本爱“秋山”,性是第一位的。性是真性情,是大襟怀,是宽视界,更是一路上的发现与参悟。如果仅仅满足于观山望景,到此一游,而不与大自然作深度交集,那就不免发出“天下山都是一样的”之类谬叹了。

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的道理,我爱秋山,其意也不在山,在乎秋意人意也。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 1 )围绕“秋意人意”,文章第⑥到第⑩段,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念中的同行者和________
( 2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绿色依然是不二的底色,但大自然这位画师是神奇的,在底色上又浓墨重彩地涂抹了红色、黄色、褐色。

( 3 )分析第④段文字在文中的的作用。
(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从第①段文字来看,在山与水之间,作者偏爱山,是因为在山水画中,山需要实实在在地具象表现,而水可有可无。
B: 文中“川东北的当地人把爬山说成‘转山’,让人感觉爬山像散步一样轻松”的内容,从正面表现了山海拔不高的特点。
C: 文中引用的古诗文,或点明题目出处,或表现山的秋意人意,或帮助表现文章的主题,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富有诗意美。
D: 第①段文字揭示了有真性情、大胸杯、宽视野,并与外界事物做深度交集,才可能发现和参悟到这事物与众不同的道理。
E: “我爱秋山,其意也不在山,在乎秋意人意也”一句,议论中含有抒情,点明了“我”对秋山所蕴含的秋意人意的喜爱之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时光赛道上,我们正忙碌地行走着,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却让我们忍不住回头观望,或温暖、或开心、或烦恼……引人无限回想。

请以“我经历的那段 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温暖、”“奋斗”、“诗意”、“幸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的那份悸动ヽ停留心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