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无锡市金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妄下断语 随声附和 神采奕奕
B: 怪诞不经 头晕目炫 满腔热忱
C: 刨根问底 宁静致远 拈轻怕重
D: 络绎不绝 惊慌失措 各得其所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中央电视台蛇年春晚,众多重量级明星纷纷粉墨登场。郭德纲接棒赵本山,携手于谦调侃“表哥”。相声中围绕公款吃喝表达的反腐态度,更是引得现场掌声一片。
C: 车上有人发病,司售人员及乘客毫不犹豫——救人要紧。紧要关头大家想他人所想,这就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正能量。
D: 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3、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刻画了琅琊山春夏两季景物的特征,对仗工整,语言精练。
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写了傍晚和早晨时景物的静态,传达出生命的气息。
C: “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兼点时令,选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chāi)使 荒(miù) 然(yǎn) 锐不可(dǎng)
B: (pán)跚 晓(fú) 靖(suí) 惟妙惟(xiào)
C: 寒(jìn) 惊(hài) 防(tí) 相行见(chù)
D: 灭(jiān) 狼(jí) 退(kuì) 蹿了一蹿(cuān)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 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D: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
C: 《故乡》选自小说集《彷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D: 大教育家陶行知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号召大家要带着怀疑精神去做学问。
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 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 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晃,难以忘怀。
D: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 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 , 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昆铁路横穿髙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 不久的将来,髙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10、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兔和月亮》是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B: 《春》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背影》《绿》《紫藤萝瀑布》《荷塘月色》都是他的散文。
C: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D: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 1 )诗的首句中的“夜有霜”与下一句中的“________”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________。
(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中的“杳”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潜然流涕。明帝问何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注释】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及其日中如探________

②元帝之________

( 2 )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A: 明帝问何致泣
B: 告此意,更重问之
C: 皆美于徐公
D: 策之不其道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 4 )[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

[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空的表情(节选)

竺可桢

①《诗经》里说:“蝃蝀(虹)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变化。雨点直径若在一毫米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毫米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毫米,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②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③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④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 1 )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 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 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 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 2 )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 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 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 3 )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 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 一群游客登上宝鼎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宝鼎的风景了!”
D: 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明天不会下雨,野外训练照常进行。”

阅读魏清素的《折磨是一种赐予》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似乎每个人一生中部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挑剔你,否定你。你可能会怨恨:为什幺总是折磨我?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这些折磨恰恰成就了你。
②当蝴蝶还是幼虫时,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因此丧命。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就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让幼虫很容易地从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帮助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展翅飞翔的蝴蝶。
③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处荒凉,远离亲友,身心备受折磨。这一切,却带给他更多的体验和思索,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艺术才情也获得了整体蒸馏和升华,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相继诞生。岂止苏轼,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哪一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最大限度地考验一个人,而人生的最大值也正在此中求证。
④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面对折磨,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不要去祈求什么“剪刀”的帮助,那只能萎缩了你成功飞翔的“双翼”。
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成长中的人,只有经历世事的“折磨”,才能迈向成熟和成功。正确地面对“折磨”,并藉此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节选自《这些事,现在明白还不晚》,有删改)

( 1 )作者在第②段介绍了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有何用意?

( 2 )依照第⑤最中的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

( 3 )根据文意,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折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初中第一学期,你来到新学校。也许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2)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早知如此-宁不相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