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源市源城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2、

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gù) 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yì)
B: 胡(zì) 黑(yǒu) 一绺绺(lǚ) 首(hàn)
C: 解(pōu) 形(qí) 惑(yòu) 画(mó)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背(jǐ)
3、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日徐公来,视之 孰:仔细
B: 徐公何能君也 及:赶得上
C: 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 能讥于市朝 谤:诽谤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 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C: 论证这道题,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跃跃欲试了。
D: 当时的贝利是巴西家喻户晓的大家都熟悉的人物。
5、请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这个句子关联词搭配错误。
B: “李白的诗大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个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6、

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份试卷的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太小题大做
B: 我对于这道题无济于事 , 只好请教老师。
C: 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7、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______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③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④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______,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 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 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 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 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B: 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 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ín)带 (chì)序 (bǔ)育 (xiān)为人知
B: 咳(sóu) 机(zhú) 粗(zhuǒ) 大(tīng)广众
C: 咀(jué) 震(sǒng) (xiǎng)午 警报(dí)起
D: (jiào)补 疙(da) 门(kǎn) 气冲(dǒu)牛
10、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编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阅读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

( 1 )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2 )“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鉴其危急存亡之秋也 惶诚恐
B: 时已暮 莫辞酒味 厚积
C: 汝等何污我手 不为外人道也 不挂齿
D: 公及夫人皆之 父焉,借旁近与之 见思迁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 3 )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⑩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有刪改)

( 1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 2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①________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②________

愉悦

猜疑

③________


( 3 )说说第②段的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品析词句。

①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划线词语)

②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5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拱桥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②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说是校长,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③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上,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④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⑤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声,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大手拍拍我剃得溜光的脑瓜,呵呵笑了:“这里不是脚后跟儿,可毛儿软不扎人的。去吧,去吧。”我就逃也似的躲开他。

⑥因缺了两颗牙,他讲课吐字有些不清。比如把“二”读成“à”,我们跟着喊“à”,他就酱色着脸说:“我读‘à’你们不能读‘à’。”我们就齐了声喊:“是,老师,你读‘à’我们不能读‘à’。”可是我们怎么读呢?他就无奈地笑了,说:“老了,教你们爹妈那会儿,我可不这么发音的。老了,说老就老了。”他那会儿真比谁的爷爷都老。

⑦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⑧那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趟来趟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躲。校长已捶着弯背,哗啦哗啦趟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⑨“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眩晕,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⑩“来吧,孩子。”他又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⑪“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我闭上眼睛,趴上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为他粗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⑫“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狠踹了他一脚。

⑬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如今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⑭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改动)

( 1 )本文主要写了老师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对第⑫段画线句子做点批注。

( 3 )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

( 4 )“拱桥”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结合文中三处划线的地方(①⑦⑭段中),说说用“拱桥”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经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不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仅有的回忆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