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正襟危坐 粗制烂造 众目睽睽 故名思义 B: 深恶痛疾 冥思暇想 孤陋寡闻 相形见拙 C: 暗然失色 大发雷霆 引经据点 世外桃源 D: 鹤立鸡群 不容置疑 海誓山盟 莫衷一是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B: 晚会结束之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 C: 通过老师的帮助,使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
3、 | 下列语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B: 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4、 | 孙悟空在________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太白金星 D: 哪吒 |
5、 | 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忍俊不禁。 B: 陈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 , 对我们严格要求。 C: 他把当年英勇杀敌的故事说得历历在目 , 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D: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请大家收集文字或图片,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B: 韩国总统朴槿惠因“萨德门”“亲信干政门”等事件遭遇到的政治风波冲击日本,引起了比较大的震荡。 C: 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 , 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答,让你豁然开朗。 D: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
7、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以其空灵、含蓄、淡远的美文跨越几个时代。B: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C: 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 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
8、 | 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看侦察小说,那《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谁的作品呢?( ) A: 柯南道尔 B: 哈代 C: 巴尔扎克 D: J.K.罗琳 |
9、 | 下列为新闻拟定的标题最合适的一个是( ) A: 中国将出台新高考改革方案。B: 教育部将推出两种模式高考。 C: 两类人才两种高考 D: 市场力量办学是今后的办学方向。 |
10、 | 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 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B: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大人国的风俗习惯。 C: 天空中的鹰错把格列佛住的箱子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D: 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 |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1 )请将诗歌前两句的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语言流畅、富有文采。( 2 )尾句闲看中庭栀子花的是谁?“闲”字有何表达效果?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 1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 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 及事讫(完毕) D: 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 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 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 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4 )文段理解。①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②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________(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 1 )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项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戴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D】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项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________→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________
( 2 )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乡人们欢呼着!
A: 【A】处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5 )阅读本文,说说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一)“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是一种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那有温度的目光
要求:(1)题目二选一,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