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________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________、越能够________出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和美感。 A: 阅历 品尝 体验B: 阅历 咀嚼 体验 C: 经验 咀嚼 体味 D: 经验 品尝 体味 |
2、 | 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图2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笔势贯通,抑扬顿挫 C: 图3的字体属于隶书,字形对称,体式浑圆,粗细均匀。 D: 图4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干净利落。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 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嗥鸣 谎谬 门槛 精疲力竭 B: 元勋 粗拙 辔头 大庭广众 C: 惧惮 选聘 祈祷 转弯摸角 D: 谣言 田垄 班斓 莫名其妙 |
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 B: 《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 《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
6、 | 下面这段话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地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C: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D: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活灵活现。 |
7、 | 为下列各句划线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 说B: 称呼,叫做 C: 叫 D: 为、是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后被尊为儒家经典。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他担任九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清明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
9、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更胜一筹 乐此不疲 猝然长逝 不可名状B: 重蹈覆辙 迫不急待 微不足道 精巧绝伦 C: 吹毛求疵 故名思义 销声匿迹 沧海桑田 D: 一泄千里 断章取义 恪尽职守 莫衷一是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讴歌 田竞赛 汗马功劳 自作自受 B: 树梢 水龙头 趾高气昂 温文尔雅 C: 怠慢 冠名权 忠言逆耳 怨天忧人 D: 喝采 天燃气 不屑置辨 承前起后 |
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①风烟俱净________ ②猛浪若奔________ ③好鸟相鸣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两个句子。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述全文山水特征,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B: 文章第二段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富春江水的奇异,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水急猛的特点。 C: 文中第三段在对山势进行描写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静止的山表现得富有动态美。 D: 文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不仅抒发了热爱自然和意欲归隐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社会功名利禄的鄙视。 |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 群体更团结。
⑥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节选自《课外阅读》)
( 1 )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本文说明了什么样的事理。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 1 )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 3 )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