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飘逸的长发像风中轻轻摇摆的柳条,你明亮的眼睛像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B: 新时代的青年要涵养一身浩然正气,坚守一颗执着初心,坚定一个理想信念。 C: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得益彰。 D: 人在走投无路时,常会着急、焦虑、恐慌,但不管如何,都要保持乐观心态。 |
2、 | 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 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C: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D: 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 。 ②前行是 的。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③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天津出版了两张报纸,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 ,大家都接连称赞。 ④人学仪式当天校长就要求我们进入大学就要遵守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相应的课程,做一个 的大学生。 A: 诬陷 纯粹 面目全非 名不虚传B: 诬蔑 纯粹 面目一新 名副其实 C: 诬陷 干脆 面目全非 名副其实 D: 诬蔑 干脆 面目一新 名不虚传 |
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繁花嫩叶 花枝招展 水波粼粼 嘹亮 B: 见异思迁 众目睽睽 神采奕奕 遮蔽 C: 随声附和 头晕目眩 人声顶沸 云霄 D: 骇人听闻 窃窃私语 油然而生 诀别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 5月21日清晨,江阴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崇拜(chóng) 彼此(bĭ) 塑像(sù) 中伤(zhōng) B: 豢养(juàn) 不朽(xiŭ) 和谐(xié) 卦辞(guà) C: 懒惰(duò) 沙漠(mò) 鲁钝(dùn) 桑叶(sāng) D: 懦夫(nuò) 雕刻(diāo) 樵夫(jiāo) 单调(diào) |
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C: 序,文体名。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写作目的等,常置于作品的正文之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属于这类序文。 D: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8、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不耻下问 , 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 C: 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
9、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B: 卑鄙 消失 缓慢 C: 卑微 消失 缓慢 D: 卑鄙 消融 缓和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B: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
阅读黄裳的《竞渡》,完成下列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1 )这首词描绘的是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场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你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 2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从________角度描写了红旗、杨柳、烟波、碧楼,从________角度描写了鼓声、欢声,从而刻画了竞渡夺标热闹场面。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的诗句。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B: 湖中人鸟声俱绝 精妙绝伦 C: 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D: 是日更定矣 物是人非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 )本文文笔洗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__ ____”,“___ ___”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 ( 4 )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雪三日后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B: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出夜中雪景 的特点。 C: 亭上二人见到作者“大喜”,实际上也写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 D: 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 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 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 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 1 )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2 )第③段中加下划线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百度百科
看风水
①赵子豪做生意发了财,花钱在郊区买了块地皮,修了栋三层的别墅,花园泳池很是气派,后院更有一株百年荔枝树,当初买地就是看中了这棵树,谁叫他老婆喜欢吃荔枝呢。
②装修期间,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原本不怎么信这套的赵子豪,这次居然表示赞同,专程去香港请了个大师。
③大师姓曹,从事这一行三十余年,圈内很有名气。
④在市里吃过饭,赵子豪开车载着曹大师前往郊区。一路上,如果后头有车要超,赵子豪都是避让。
⑤曹大师笑道:“赵老板开车挺稳当呢。”虽然是香港人,一口普通话还算流利。
⑥赵子豪哈哈一笑:“要超车的多半有急事,可不能耽误他们。”
⑦行至小镇,小镇的街道远比市内要狭窄,赵子豪放慢了车速。
⑧一名小孩嬉笑着从巷子里冲了出来,赵子豪一脚刹车恰好避开,小孩笑嘻嘻的跑过去以后,他并没有踩油门前行,而是看着巷子口,似乎在等着什么,片刻,又有一名小孩冲了出来,追赶着先前那名小孩远去。
⑨曹大师讶然问,“你怎么知道后头还有小孩?”
⑩赵子豪耸耸肩,“小孩子都是追追打打,光是一个人他可不会笑得这么开心。”
⑪曹大师竖起了大拇指,笑道:“有心。”
⑫到了别墅,刚下车,后院突然飞起七八只鸟,见状,赵子豪停在门口,抱歉地冲曹大师说道:“麻烦大师在门口等一会。”
⑬“有什么事吗?”曹大师再次讶然。
⑭后院肯定有小孩在偷摘荔枝,我们现在进去,小孩自然惊慌,万一掉下来就不好了。”赵子豪笑着说道。
⑮曹大师默然片刻,“你这房子的风水不用看了。”
⑯这次轮到赵子豪讶然了,“大师何出此言?”
⑰“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风水吉地。”
(选自《经典小小说》)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班长竞选在即,妈妈鼓励我一定要争:“不争不搏怎么能进步?别的同学力争上游,你的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爸爸则认为我应该不争:“随意安然更自在,同学间争争抢抢多伤和气啊!开心就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