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
2、 | 找出给加线黑体字注音中正确的一项 ( )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婉转的曲子,时而徜徉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 A: qiāo zhàn qí liàng B: qiǎo diàn wā niàng C: qiǎo zhàn qí niàng D: qiāo diàn wā liàng |
3、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B: 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牛魔王,从罗刹女那里借出芭蕉扇,熄灭了大火。 C: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D: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故事充分表现了武松有血性、恩怨分明的性格。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
5、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一张一翕:合 B: 一瘸一拐:行走不便,走路不稳的样子。小心翼翼:形容十分严肃、谨慎。 C: 水何澹澹:水面平静不动的样子。竦峙:挺立。 D: 兹有:现在有。旧时介绍信开头用语。是荷:为此表示感谢。荷,承受恩情。旧时信函用语。 |
6、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 “秋天”、“柚子”、“足球”、“学校”都是名词。 C: 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D: 古人常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令尊”,含有谦恭之意。而“萓堂”则是古代人们对母亲的称呼。 |
7、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B: 只有不断学习,努力钻研,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C: 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和发现问题的好办法。 D: 我们通过外交谈判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 |
8、 |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 ⑤①③②④B: ②④③①⑤ C: ②④⑤③① D: ④⑤③①② |
9、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陡峭 蔓延 浮躁 一如即往 B: 打嗝 巍峨 颠簸 和颜悦色 C: 俯瞰 敏捷 敞篷 名幅其实 D: 干脆 棕色 焦炙 纷至踏来 |
10、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个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 强者尽管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
请赏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①及守荆南回________ ②以此自矜________ ③日有宴集________ ④孰若孤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我酌油知之/以弓矢为乐 B: 但手熟耳/但当涉猎 C: 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D: 一夫之伎/两狼之并驱如故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杖之,碎其金鱼。 (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上文中陈尧咨母亲的形象。 |
夏津,有片古桑林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音编”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国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釆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教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 1 )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 )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2 )“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4 )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