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 , 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代词、量词、形容词、动词。 B: 古代的名与字均为一个人的称号,通常成年之前称名,成年之后称字。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孔丘字仲尼;也有名与字意思互补的,如曹操字孟德;还有名与字意思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这部作品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D: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初叫“美猴王”,后因菩提老祖而得“孙”姓和“悟空”的法号。又因从龙宫索得金箍棒,被龙王四兄弟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为“齐天大圣”。又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唐僧路遇收为徒并赐译名“孙行者”。最后因保护师父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斗战胜佛”。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馈赠(kuì) 觅食(mì) 黝黑(yōu) 长吁短叹(yū)B: 虐待(nüè) 污秽(huì) 绯红(fēi) 花团锦簇(cù) C: 炽热(zhì) 鞭挞(tà)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D: 迸射(bìng) 执拗(niù) 诘责(jí) 藏污纳垢(gòu) |
3、 | 下列有关《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 两则寓言都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故事发展。 C: 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则告诉我们即使取得较大胜利也不能骄傲,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挫。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新颖的航空模型。 C: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5、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 《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D: 我们学过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
6、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B: 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C: 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D: 从既日起,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举行 |
7、 |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为纪念成立90周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全国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网络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这项活动,拉开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活动专题网页上,网友们点击查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阅读感人至深的先烈诗抄,并纷纷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自4月2日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各网站专题网页献花的总人数已达到800多万人次,超过10万人写下了留言。 A: 青少年网上缅怀革命先烈B: 共青团中央开展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C: 青少年网上点击查看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D: 各大网站开设缅怀革命先烈专题网页 |
8、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默寡言 凌乱 见异思迁 怅然 B: 畏罪潜逃 蜷伏 大相径庭 虐待 C: 骇人听闻 驰骋 随声附和 帐蓬 D: 灵机一动 蓬勃 杞人忧天 庇护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 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
10、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自《昆虫记》) ① 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 ② 它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 ③ 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④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 A: ④③②①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③②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 2 )这首诗的颔联有什么表达效果?( 3 )浓郁的诗情画意是该诗的一大特色。请你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奇丽壮阔的边塞景象。 |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1)三鼓:________ (2)败绩:________ (3)不私: ________ (4)恂恂:________ (5)立斩以徇: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 3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 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 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 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 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 4 )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丝如期而至
卢惠龙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②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孤寂地横陈在花溪吉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包谷林。雨丝中,包谷林散发着阵阵泥土的气息,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包谷正在旺盛期,夜深时听得见包谷秆上蹿的拔节声。山脚是漠漠的水田,雨丝飘洒,翠绿的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
③这是夏季了。夏季是生长的季节。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极了。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青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它们便纷纷出洞。青蛙头的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④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的心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的夜。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傍。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这情景。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属的情景。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我此时此地的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像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氲环绕,诠释生命。
⑤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露珠凝敛不动,都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堕落会毁坏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⑥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的解脱。
⑦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有淡。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它会彻夜不歇的。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唔,山的呼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
( 1 )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 2 )文中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 3 )本文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 4 )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 )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塑造梦的泥土
牛 汉
①几年前,年过六旬的妹妹从老家来看我,回忆久远的往事时,她说,50年前,我离家逃难后,我家东屋内的墙角,留下了许许多多我捏弄的泥东西,还有一大堆我从野地里挖回来的黄土。祖母盖上一领席子,怕积灰尘和麻雀粪。我在家的时候,这个墙角是一块禁地,弟妹都不敢闯入。
②那些泥东西是我用了两三年工夫捏弄出的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脱的各种模子:有十二生肖,有树木,有古代的文臣武将。有些模子是我在寺庙里脱的,县里城隍庙的神鬼,我几乎把它们都脱成模子。晾干的模子敲起来当当作响,如钟声一般。
③脱模子可是件大事,我几天前就得把泥和好。我把面团似的黄泥用手不停地向一块方形青石上面重重地摔掷,直到黄泥好像出了油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才算和好。然后用湿的破布盖起来,让它“醒”几天。醒过来的泥土,容光焕发。
④记得有一年,到神山去赶庙会。神山是诗人元好问①晚年栖居的地方。他的读书楼门窗上全是雕刻。这一带的雕刻远近出名,我就不去看戏,只顾脱模子,脱好的模子,装在篮子里,用湿手巾盖严。游客还以为我是卖吃食的小贩。除去用黄泥脱模子外,神山庙会的摔跤场地也使我着迷。我想学点诀窍,长大当个受人敬仰的摔跤手。那天有忻州著名的摔跤手外号叫毛猴的出场,人虽瘦小,却会向对方借力,摔倒了几个门神似的大汉。我挎着沉甸甸的篮子,挤在人堆里,在牧马河边的场地上看摔跤,一直看到第二天黎明。手臂上挎的篮子把手压得发木也没放下来一次。
⑤我脱的模子有成百个之多,摆在成年不见阳光的东屋里,晾了满地,这些泥东西非常逼真。我买了颜料,有的涂成彩色的,有的我觉得不上颜料倒更美气些。我自己也学着捏,捏一些简朴的东西,如鸡兔之类。我的这些泥塑,在村里孩子们中引起很大兴趣。比庙会上卖的那些泥玩意儿不差一点。他们向我要,有时就送给他们,有时我要“报酬”,他们用香瓜、桃和甜杏核换。
⑥我离家以后,祖母不让弟妹们动它们,说,“那是你哥哥的命,他回家看少了几个,饶不过你们。”祖母思念我时,就掀开席子看看,说:“泥胎上有成汉②的手印。”是哪个手指头的指纹,她都认得出来。
⑦我自小就觉得泥土不脏,相信泥土是很神圣的。小时侯,我们孩子问大人:“我是怎么有的?”回答总是说:“河滩上捡来的。”再问:“河滩怎么会生出我呢?”大人们笑笑说:“是用泥捏的。”我坚信不疑,泥土具有生育能力,它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花木。没有土,神鬼也无法生存。
⑧有一年,我不过五六岁,父亲带着我去东古城逮红脯鸟,偶然间,我在一个洞里发现一块上好的黄土脉。那里的土脉闪闪发光,颜色深红,好像充满血脉的皮肤。用手摸摸那土似有知觉一般,微微地颤动着。我发疯似的,用手去挖,哪里挖得动;用舌头舔舔,有温热的感觉,断定不是石头。父亲对我说:“据说当年修文庙时,塑孔子像的泥就是从东古城挖的。”我当时相信一定是从这洞里挖的。我想,能塑孔夫子像的土,一定有些“灵气”。方圆几十里全是黄土,为什么只选中了这里的?
⑨第二天我一个人带上镐头和篮子来挖。这个秘密,我从来不告诉任何人。我虔诚地跪在洞里,使出浑身的劲才能用镐头挖下一点,挖下的土不是散的、酥的,是成片成片的,像花瓣儿似的会卷了起来。我装了满满一篮子,仿佛采了一篮子鲜活的泥土的花朵。真的,不但像花,闻一闻还有些沁人心脾的奶汁的气味。以后,我隔几天悄悄来挖一次。这种土,质地为什么这样的奇特,大概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否则为什么能透出光彩,还有着天然的可塑性?人还没有去用它雕塑什么,它自己已快活地绽成一片片花瓣。 ⑩几十年之后,我一见到梵高画的泥土,立即想到了这堆家乡的土脉,它是可以塑造梦的泥土。我的童年和少年有做不完的梦,泥土也有做不完的梦。泥土并不哑默,对于它不存在寂寞和孤独,它只有献身的静穆和渴望的天性。
11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历史学家。②成汉:本文作者,原名史成汉。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