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恕 相得益章 剽悍 洗耳恭听B: 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暗然失色 C: 烦燥 肃然起敬 愧怍 慷概淋漓 D: 祷告 迫不及待 臃肿 一拍即合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 形势紧张。 B: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是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D: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 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
3、 |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 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C: 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 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
4、 | 下列事件发生顺序正确的是( ) A: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林冲棒打洪教头 B: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林冲雪夜上梁山 C: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D: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5、 | 将下面的句子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②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③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更注重含蓄不露。 ④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⑤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⑥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A: ③④⑥①⑤② B: ④⑥②①⑤③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④ ①⑤③⑥②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主席连续多天的忙碌身影和多场合的演讲,给与会的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包括永安行在内的共享单车在二三线城市投放时受阻,受阻的原因大多是未在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引起的。 C: 5月25日,美国“杜威”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对美舰予以警告驱离并进行识别查证。 D: 随着“开门办学、不立门槛”的新式办学理念的推进,使高校不断释放公共教育资源,收获了一大批“校外粉丝”。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相形见绌 龙吟凤哕 言简意该 藉贯B: 巧妙绝伦 合辙押韵 不容置疑 迁徙 C: 莫忠一是 囊萤映雪 雨后春笋 发蔫 D: 众目睽睽 八面玲珑 呷浪之磷 戳穿 |
8、 |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B: 听到班主任的脚步声,喧闹的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C: 那些门和窗尽管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一个人并不遥远。 |
9、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 ③①⑥②⑤④ 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③②①⑥⑤④ |
10、 |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到银泰百货和杭州百货大楼等商家打折的时候,延安路上可谓人声鼎沸。B: 在大街上,我看到两个路人正大声呵斥着对方,这场景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 C: 拓展的岳阳楼景区增加了景点,每处景点,都使参观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相敬如宾。 D: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
诗歌鉴赏 夜坐(其一) 〔清〕龚自珍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护,万籁无言帝坐①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②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奔突之篇章。①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②湘累:指屈原,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 1 )其二诗中“一睨”二字活画出一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形象,与其一诗中“________”(四字短语)表现的人格风范相呼应。( 2 )两首同题诗抒发怎样相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首(抓关键词句)作具体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 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一/犬坐于前 B: 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②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③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④一狼径去________ ( 3 )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 “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 C: “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 D: “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 (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你从这则故事受到了哪些启示? |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 1月2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2019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
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33名科学家散发着耀眼星光,刷新着中国创造的高度。他们从不夸夸其谈,始终身揣矢志不移、赶超先进的家国情怀;他们从不人前争名,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初心;他们从不艳羡闪耀荧屏,始终砥砺迎难而上、携手攻关的脚步。这些中国脊梁,在中国科技创新高原上顶起一座座高峰,激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从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天眼FAST落成启用,到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雪龙2”号首航南极、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等。
(材料二)
漫画
背景: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青藏高原施工区一年四季高寒缺氧,气候复杂多变,平均氧气含量还不到内地的60%,一半以上区域为不适合人居住的“生命禁区”。
(材料三)
青春的姿态
王子潇
①“妈,第一批,总得有人上吧。”这是2020年1月7日,朱庭萱接到支援金银潭医院任务后,在电话里劝母亲时说的一句话。作为首批支援的年轻护士,家人的担心可想而知。但身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名“90后”护士,朱庭萱没有退缩,没有逃避,坚定奔赴一线。
②这样的故事,在这次防控疫情大考中,并不鲜见。民警燕占飞,雨中值守武汉火神山医院;志愿者郑能量,大年初一驱车数百公里,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帮助运送医疗物资……他们用自己辛劳无私的付出,为武汉抗疫贡献一份力。而他们,有着两个鲜明的共性——都是正值青春的“90后”;都在祖国最需要处激扬青春力量,在危难关键时刻彰显青年担当。
③在一些人的印象里,“90后”与“担当”二字还难以画等号。“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还太年轻”……这样的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在现实生活里,“80后”渐渐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甚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80后”相比,“90后”似乎还略显稚嫩。
④然而,对于听着流行音乐、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而言,人们眼中的“自我”和“个性”,只是这代人表面的标签,那发自心底的浓浓爱国之情,那敢闯敢拼、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代人。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4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里,12000多名是“90后”,甚至很多是“95后”,他们逆行出征,只为救助更多患者,不负医者使命……这些“90后”们用行动证明,自己是靠得住、顶得上、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的青年一代。
⑤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积极寻找磨砺自己的机会,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书写壮丽青春,正成为当代青年的普遍共识。在边疆哨所、贫困山村、抗疫一线……“80后”“90后”,甚至“00后”,正以昂扬的姿态奔向火热一线,如烈火试真金,努力锻造自己。“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几〇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⑥与其说青春是一种年龄阶段,不如说青春是一种拼搏奋进、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对于奋斗不息、心怀使命的人来说,青春从未流逝。前不久一条钟南山院士为袁隆平院士颁奖的视频,引得无数人为之动容。人们称他们为别样“80后”和“90后”,称他们为“医食无忧”组合。这是因为,他们虽年事已高,但是为了群众的生命健康、粮食安全,仍然辛劳奔波、奋斗不止。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连夜奔赴武汉。84岁的他,依旧征战一线,只因有着心系百姓、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奔波的脚步留下执着向前的足迹,那是别样“80后”的奋斗印记。袁隆平院士,鲐背之年自我调侃是“90后”,不仅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更始终怀着“禾下乘凉、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我们一直在努力”。逐梦路上,永远是青春的身影,这份一心为民、坚定拼搏的担当精神,任时光流转,也终不褪色。
⑦如果青春有模样,那最美的模样,当是勇于担当、奋力向前的姿态。愿这份青春的姿态,能伴你我到永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5月02日,有删改)
(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②有人给材料二的漫画拟写了两个标题,结合材料一的阅读体验,你认为哪个最合适?并说说理由。
①高原脊梁 ②天路
( 2 )阅读材料三第⑥段中两则别样“80后”和“90后”的事例,分析其作用。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乡村的阳光
①不同地方的阳光,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戈壁的阳光,穿越历史的雄浑与伟岸,你站在戈壁,你就是一颗卵石。自大与孤傲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时,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那些驼铃声被西风一次次地吹远,融入历史烟云;草原的阳光,辽阔得让人有些飘浮不定,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沙漠的阳光,有一种沧桑之感,让人追怀楼兰古国以及楼兰美女多情的眼神,那些消失的海市蜃楼,正在阳光里无声地述说着。
②尽管这些阳光能给我引出美妙的遐想,给人如此酣畅淋漓的感受。但这些阳光离我太远,我还是喜欢乡村的阳光。
③乡村的阳光,没有你我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块一块的,一丝一丝的,一团一团的,一坨一坨的,或在田间,或在土里,或在草尖,或在大块大块的石头上,或在摇晃的枝头,或在流动的小溪,或在胡须旁,或在亮丽的锄尖,或在烟斗的一明一灭里。
④乡村的阳光很朴素,不着脂粉,不戴首饰,不描口红,不染眉毛。从清晨的枝头,早早地打开柴门,放出一群喧闹的鸡鸭。在青色的石板上踩出清脆的足音,将老井里清澈的甘泉,照得一闪一闪的,让朦胧的烟雾顿生忌妒,霎时围将过来。引得鸟儿们也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
⑤乡村的阳光,简洁而单纯。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清晰可见。从叶片之间的缝隙,渗漏下圆润的心事,不必去猜疑。从一滴露珠上反射,直抵我们的敞开的心扉,宁静而淡泊。在炊烟上缀满生活的清香,用双手将生活的音符奏响,生活的方向直指蓝天。
⑥乡村的阳光,慷慨而不吝啬。东边的朝阳,西边的霞光。南边的艳阳,北边的晚照。你家的东篱,我家的西墙。
⑦来来去去,无遮无拦,没有猫眼,没有电子锁,没有防盗栏,没有摄像头。你打开木门,我打开木窗,让阳光穿堂而过。你我也可“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尽情沐浴,没有谁和你争抢。
⑧乡村的阳光,气息纯正干净。它浇灌的蔬菜与粮食,不含塑化剂。放心的呼吸,没有腐臭的异味。你可以不着一丝纱衣,让它为你清洗多菌的毛孔。如果你有异想天开的构思,你可以将它打包,背在你的行囊,随时为你疗伤。
⑨伸出你的双手,你一遍又一遍地揉搓,双手可以生花。
⑩乡村的阳光,不含黄金,却让人无比珍惜。它为你驱散房间里的潮湿,为你祛除关节里的风湿。它不像城里的阳光,无法进入地铁与写字楼之间,只有金钱换得的高楼,才能得到阳光的青睐。它随时随地跳跃在你我的身边,浇灌你坚强的性格,造就我宽阔的胸怀与无边的大爱。
⑪乡村的阳光,在春天里,她是含情脉脉的少女,你一定会一见钟情。在夏天里,她是热情泼辣的少妇,让你欲罢不能。在秋天里,她是渐近渐远的情人,让你恼不起,让你恨不起。在冬季里,它是你的单相思,时常光临你的梦境。
爱,是人生中悠扬的篇章;爱,是寒冬之下一瓶小小的暖炉;爱,是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爱,也是漫漫长路中一盏永恒的指明灯。正因为有了爱,才会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才会让我们拥有生活中更温暖的回忆,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请以“爱,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