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④②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③①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此时却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 |
3、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孟子》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B: 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C: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D: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周末晚上,漫步于美丽的橘子洲公园,皎洁的月光、悠扬的歌声和清新的花香从远处徐徐传来,沁人心脾。 B: 国家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C: 死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制度公正高效的关键。 D: 新规划的长沙市望城区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果树、水稻,此外还适宜栽种柑橘。 |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④②⑤③①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⑤③④② |
6、 | 下列文段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斯:此,这 C: 赋:赋税 D: 病:困苦不堪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精彩的语文课堂,让我明白: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语文是连绵起伏的高山。 B: 有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C: 电影《中国机长》真实地再现了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网友纷纷为专业素养的川航机组点赞。 D: 《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
8、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竟相开放 囫囵吞枣 惹人饥笑 饱经风霜B: 和蔼可亲 踱来踱去 行色勿勿 自作自受 C: 兴高彩烈 一反常态 狂风怒号 可见一班 D: 废寝忘食 蹒跚学步 流连忘返 牙牙学语 |
9、 | 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B: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
10、 | 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蓬篙(gāo) 聒噪(guō) 锐不可当(dāng)B: 翘首(qiáo) 嗤笑(chī) 襁褓(qiǎng) C: 煞白(shà) 干瘪(biě) 恣睢(suī) D: 星宿(sù) 追溯(shuò) 呱呱坠地(guā) |
阅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忆虚心改文章 杨文公①尝戒②其门人,为文③宜避俗语。既而④公因作表云:“伏惟陛下德迈九皇。”门人郑戬遽⑤请于公日:“未审何时得卖生菜?”于是公为之大笑而易之。 (选自《归田录》) 【注释】①杨文公:名亿,北宋著名文学家。②戒:告诫。③为文:做文章。④既而:不久。⑤遽:立刻,马上。 ( 1 )对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 A: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B: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 C: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 D: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杨文公尝戒其门人________ ②为文宜避俗语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于是公为之大笑而易之。 ( 4 )杨亿曾告诫门生写文章要注意什么?( 5 )不久杨亿自己在文章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áng( )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⑪“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⑫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 1 )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A议种瘪种——B________——C________——D给儿新生
( 2 )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作文:
请以“他(她、它)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注意描写,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