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指出正确的一项(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C: 描写不断频繁征战,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D: 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玷污 诡秘 辨伪去妄B: 嬉戏 嗔视 待才放旷 C: 幅射 旁骛 险象迭生 D: 沉湎 屏障 再劫难逃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黠(xiá) 涉猎(shè) 矫正(jiào) 藻饰(zǎo) B: 劝诫(jiè) 阐证(chǎn) 诘难(jié) 要诀(jué) C: 聪颖(yǐnɡ) 蒸馏(liú) 暂时(zhàn) 滞碍(zhì) D: 咀嚼(jiáo) 傅彩(fù) 统筹(chóu) 伦理(lún) |
4、 | 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乏其身 空乏:资财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D: 人恒过 , 然后能改 过:错误 |
5、 |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B: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偏私。 C: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地。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挖苦。 |
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示出一种自然,平静。 C: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D: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 B: 老师批评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的同学。 C: 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 D: 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
8、 | 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 A: 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___” |
9、 | 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B: 东大街广场前的流动采血车在人潮中格外引人瞩目 , 等候献血的群众在车外排起长队,成为节日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C: 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 风光秀丽的桃源村,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
10、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B: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 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①,树之荻千章②,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③,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④,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节) [注]①构堂皇,缭垣牖:建起殿堂,砌上围墙。 ②荻:即“楸”,落叶乔木。“章”通“橦”,大木林。 ③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 ④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⑤夭阏(è):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①西行二里(________) ②余宰江宁(________ ) ③易檐改途(________ ) ④故仍名曰随园(________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②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 3 )作者“恻然而悲”的原因是 ( )A: 当年的避暑胜地干河沿,现在河水完全干涸了。 B: 当年煊赫一时的江宁织造隋公,而今家道败落。 C: 当年千金难求的隋园,如今却只能贱价出售。 D: 当年盛极一时的隋园,如今是一派颓圮荒芜。 ( 4 )文中“隋园”得名原因为“ ________”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后来袁枚为其改名为“随园”,原因是 “ 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袁枚“舍官而取园”的原因是 。(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
重读历史人物,拓展思维广度
冰雪里的灵魂
①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收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久,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了,黍和稷都长得很高了。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
②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冬天很快降临了,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冬天。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兵竟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咬住李陵。突围,突围!李陵此时惟一的念头就是突围。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他的箭率领着千百箭飞向敌阵。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他高呼:箭,箭,快给我箭!可是,几首在同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从此,李陵一生都没有摆脱赤手空张空弓的感觉。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匈奴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陵跟前。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
③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武帝对此耿耿于怀。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意听什么。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效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顾身。这次出征,虽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欢这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宫刑。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角。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
④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他的躯体上一这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而他前半年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冰雪。李陵似乎永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心竟知道了羞愧。人们企图以个人的方式,以一已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①雾和霾是自然界中使能见度降低的两种不同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肉眼可见,常呈乳白色,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高山、海滨、乡村常见,城市区域较少见。霾是大量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这些微小颗粒物的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肉眼不可见。它们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②这些悬浮的细小颗粒物本来在各处漫无目的地飘摇散落,无意危害人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它们聚集起来,终成四面“霾”伏之势,这就是雾霾的帮凶—逆温层。
③逆温层通常出现于对流层底层,厚度较薄,一般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除随寒潮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导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此聚积,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差。
④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在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⑤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抑制了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逆温层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⑥冬季之所以更容易发生雾霾,便与逆温层有关。冬季冷空气的密度要比暖空气的大。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总想往下沉,而暖空气总想往上跑。在冬季的夜间,地面向外发出大量辐射,迅速降温。而由于白天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又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近地面空气温度低,而高层空气温度高。因此,近地面的冷空气不会向高空运动,高层的暖空气也不愿意降落到地面。于是各自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垂直方向上也就减少了空气交换,这样更容易形成雾霾。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6年第9期)
( 1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雾是由近地面空气中大量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形成。请以《乐在好学多思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