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B: 阿城的《溜索》这篇小说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写了一群过河的马帮子遭遇了一处奇险的环境,开始了一次艰难的溜索经历。赞美了首领沉着冷静、认真负责、关爱部下和粗犷豪迈的英雄本色。
C: 《孔乙己》《社戏》和《藤野先生》里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D: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我国的刘绍棠。
2、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 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 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差使 避邪 蹬堂入室 祸不单行
B: 凋谢 谋面 连绵不断 夷为平地
C: 遵循 露出 触目伤怀 张目接舌
D: 开垦 稳定 一事无成 坦荡如抵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C: 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D: 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怅(wǎng) 干(biě) 水(chān) 吹毛求(cī)
B: 荣(yīn) 旋(wò) 蔽(yìn) 浩瀚无(yín)
C: 倒(tān) 丽(yì) 歪(zè) 锐不可(dǎng)
D: 跚(pán) 吊(yàn) 归(jiù) 惟妙惟(xiào)
7、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背影》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C: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D: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 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中,从主到次,从内到外,分别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
B: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指出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同时揭示了雨林遭到摧毁的原因。
C: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在第一部分(一,二段)和最后一段都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D: 《统筹方法》一文中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次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初春,乍暖还寒。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B: 美国挑起贸易战,不择手段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引起多国强烈不满。
C: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 , 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 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 2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诗人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日攘一鸡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攘(rǎng),偷窃。②或,有的人。③损,减少。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然后:________

②)今有人日攘邻之鸡: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非君子之道。

( 3 )这个故事中偷鸡者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冯辉丽
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③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蒙眬,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④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⑤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①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蒙眬,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⑥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⑦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⑧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⑨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它从草尖上开始,一株一株蔓延,一树一树抽芽,一朵一朵开放。
⑩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注释]①皴(cû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 1 )第③节中,作者描写了浓雾和淡雾,请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 3 )第⑧节中作者对冬雾下小草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 4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串墨点

生产资料公司吴经理正在家写他的回忆文章。

“1945年3月的一天,我们驻在魏民村,我在一个老乡家里起草与鬼子的作战计划。突然,钢笔不漏水了,我很急,一甩钢笔,墙上留下一串墨点。我继续起草计划。”

“警卫员来报:‘鬼子离村子还有2里远。’”“‘全体集合,迅速转移。’我说完,马上收拾文件和纸张。队伍迅速撤离了村子。我忽然想到鬼子是很狡猾的,那一串墨点可能会给村民带来灭顶之灾……”

刚写到这里,响起低低的敲门声。他急忙去开门,门口站了个土里土气的魏民村委主任,经理的脸上立时阴云密布。

“吴经理,我们的化肥按计划不够。”村委主任看着经理的脸色,敬上一支烟,点上,瑟缩进沙发的一个角里。

经理吐出一口浓烟,那烟缭缭绕绕围着回忆录旋转。

“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嘛,化肥就这些,紧张呀!”吴经理皱皱眉头。打发出村委主任,吴经理继续写自己的回忆录:“……我单独来到那个老乡家。“老乡问:‘政委你不是出去了吗?鬼子已把村子包围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到桌旁,拿出匕首,刮去那一串墨点。”“老乡站在我的身后,眼睛流出了眼泪:‘队伍真好!’……”

又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三响。“怎么又回来了。”吴经理嘟噜着,慢慢开了门,眼前顿时一亮:“小王呀!快,快进来!抽,抽支孬烟!”吴经理抽出一支“良友”。

小王一手夹着烟,一手平放在沙发的后背上,跷着二郎腿,吞烟吐雾,好不潇洒自在:“大经理,那事办得怎样啦?回扣这个数。”平放在沙发上的手抬了抬。

“我这就写条子。”吴经理习惯地写道:请给化肥……突然,钢笔不漏水了,来不及吸,只好把笔一甩,一串墨点正印在“队伍真好!”下面,像是加了一串着重号。吴经理看着这些墨点,内心深处响起了—声声呼唤:“队伍真好!……”手竟不觉颤抖起来了……

(《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6期)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瑟缩:________

( 2 )选文画线句属于________描写,有________作用。

( 3 )面对村委主任和小王,吴经理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课文《孔乙己》中有没有用到这样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①请以“与梦想相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②阅读下面材料。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文章,

写作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④不得抄袭,字数在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