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福州则徐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 )

A: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B: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 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前面的道路上景色不好,一片昏暗。)
C: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D: 尾联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歌(yáo) 文(máng) 桥(tù) 桥(liáng)
B: 合(qì) 记(zǎi) 接(chù) 一(lǚ)
C: 托(chèn) 驱(qiǎn) 远(kuàng) 赏(jiàn)
D: 拘(ní) 生(méng) 怒(hǒu) 海(xiào)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废墟 伫蓄 根深蒂固 漠不关心
B: 安祥 狭隘 小心冀冀 麻木不仁
C: 温训 徇职 美不胜收 花团锦簇
D: 怂恿 坍塌 恍然大悟 拈轻怕重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家圃/山门圮
B: 我酌油知之/蒙辞军中多务
C: 释担立/康肃笑遣之
D: 当求于上流/其反激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体现出诗人一种“大我”的革命感情。
C: 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弱冠、豆蔻、而立、知命、耳顺等。
D: 阿西莫夫,美国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等。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语文考试,我们班不及格的人数总算减少了近一倍。
B: 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C: 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D: 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使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B: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
C: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
D: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 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 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 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10、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曾不吝情去留。 (舍不得)环堵然。 (荒凉)
B: 饮辄尽。 (往、到)瓢屡空。 (古代装杂物的竹器)
C: 亦不其姓字。 (详细)每有意。 (体会)
D: 其言兹若人之乎? (同类)晏如也。 (安然自若的样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春水生 杜甫

其 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眼俱明!

其 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 1 )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

( 2 )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其甚者,则终身不仰视,曰吾恶天圆。或有喻之,以天大无穷,人不能极远视四垂,因谓之圆,天不圆也。对曰:‘天纵不圆,为人称之,我亦恶焉。’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小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④,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注】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季川:元结的堂弟。④预:参与。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天大无穷”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 以悦婴儿
C: 吴广以为然
D: 以中有足乐者
( 2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 “恶圆之士”认为,宁可正直沦为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圆滑谋求显贵。
C: 公植虽知天并非圆的,但因人们说天是圆的,因此厌恶之心不变。
D: 公植因小事就责骂元结为人圆滑投机,甚至拿着矛戟来追杀他,足见其耿直。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其者 甚:________ ②或有之 喻:________
令悦媚婴儿 恣:________ ④自戏圆 躬: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
②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心理学上的三圈理论】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处在不同区域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舒适区,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会觉得放松,稳定,很有安全感。

学习区,是最能让人进步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

恐慌区,是学习潜力最低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的人常常感到忧虑,恐惧,心理压力巨大,以致于不堪重负。主动进入学习区,不断开拓思维,开阔视野,激发潜力,是摆脱恐慌的最佳方式。

材料二:【沉溺于舒适区的危害】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对现状感到惬意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没有危机感。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更不会主动付出太多的努力。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甚至会有自己比他人好的错觉;并因此而自鸣得意。

总之,长久的舒适就像“温水煮青蛙”。青蛙满足于水温的舒适而悠然自得,一旦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就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只有突破舒适区,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才能迈向成功。

材料三:【如何冲出舒适区】

第一,克服心理障碍。舒适区外一定是困难重重的,所以必须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直面困难,接受挑战,用我们的“破冰之履”在舒适区外创造奇迹。

第二,改变固有的习惯。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坚持4周就能改掉一个习惯,或者培养出一个习惯。我们要思考自己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按步骤一步步完成。

第三,找到合适的同伴。改变的路上,既需要确定适合的目标,也需要找到能与自己共同进步的同伴,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一起冲出舒适区。

第四,坦然接受失败。每次新的尝试必然会有不适应,会有难题解决不了。不必回避它,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坦然接受失败,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冲出舒适区的勇气和动力。

班级召开“冲出舒适区,人生更精彩”主题班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 1 )为使本次班会开得更有效,班级组织了一次“心理状态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请简要概括你从图中得出的结论。
( 2 )班会上有同学表示,自己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总是处于焦虑状态。请阅读材料一 , 给他提一条摆脱恐慌的建议。
( 3 )班会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满足于待在舒适区,有的同学想要冲出舒适区,却苦于没有好办法。针对以上两种现象,你准备即席讲话,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仔细阅读《感受西湖》,回答文后问题。

感受西湖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

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这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带来的震憾。因为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是在倾听情人内心的倾吐,而是在接受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那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播洒千万物之上温暖心灵的阳光。

所以我也决不敢去吻她。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我只能被她所降伏、所感召,然后,虔诚地膜拜。

人们早已把西湖比喻成天堂。于是便有无数灵魂纷纷在这里寻找精神家园。正如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顿湖,白居易、苏东坡也曾有过西湖。当然,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白堤苏堤,也留下了“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一类的精神财富。这样,在山与水排列组合形成的令人惊叹的自然之上,西湖又多了一层文化的积淀。而且这种积淀一代代传下来,绵延不绝。西湖自然要感谢白居易们。因为正是他们,使西湖又多了一层骄傲,她有资本蔑视那些诸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昙花般辉煌一时的文明了。

热爱西湖的人们啊,你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西湖,漫步湖堤挥洒思绪而不被书本里的辞章牵走,要让西湖的波漾入你的心灵,融化它,然后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

(选自《祝勇作品集》)

( 1 )文中的西湖品格可以从文中哪些词看出来?

( 2 )第四段中提到西湖的“圣灵般的完美”是什么含意?作者为什么有疏远感?

( 3 )根据文章内容,说出白居易、苏东坡与西湖存在哪些关系?

( 4 )本文最后一段的段意是什么?作者说这番话的原因是什么?

( 5 )对这篇文章看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过去那些描绘西湖的诗文都是艳俗而局限的作品,没有表现出西湖的神奇完美和品格灵魂,所以不值得一提。
B: 西湖有资本蔑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的克里特岛,这是因为前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后两者只有一时的辉煌。
C: “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意在强调人类的渺小。
D: 文章末尾说:“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作者以“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强调要有自己独特而深切的感受。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请发挥想象,以“一颗幸运的种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走进与沙漠戈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你读懂珍惜草木生灵的独特与可贵;聆听平凡或不凡的人生经历,成败交织的滋味让你读懂勇气与责任的重量;翻开记录先贤智慧的书页,历史的兴衰荣辱让你读懂传承与弘扬的意义……请将“读懂”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_夨落啲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