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假设你和一位同学发生了矛盾,你想与他和好,可他又不理解,你将会如何对他说( ) A: 就算我不对,求求你原谅我吧!B: 这件事我们都有错,你不要太欺负人! C: 不要再为过去了的事生气,我理解你,你也要理解我,让我们再做好朋友。 D: 当初的事全是我的错,你还不满意吗? |
2、 | 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期中考试,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期中考试,小川对小枫说: A: 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 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期中考试,这辈子就完了。 C: 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 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期中考试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
3、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乐曲是五声音阶,这“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 B: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C: 我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D: 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B: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宗相连。 C: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
5、 | 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B: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C: 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D: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记录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的心血,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B: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岀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如在金属笼子里,蜘蛛的幼虫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高高挂在笼顶,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螳螂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D: 《昆虫记》一书,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且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 |
7、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个人物的 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 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已初见成效, 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 ③“最美女教师”——黑龙江省中学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大江南北,她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 地留下了热泪。 A: 原形 虽然……但是…… 不由自主B: 原型 即使……也…… 不由自主 C: 原型 虽然……但是…… 情不自禁 D: 原形 即使……也…… 情不自禁 |
8、 |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一项是( ) A: 《春》——————朱自清——现代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 C: 《世说新语》———刘义庆——唐代 D: 《观沧海》————曹 操——东汉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 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B: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 , 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C: 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 , 我们受益不浅。” |
10、 | 下列各组词汇中,感情色彩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机灵 聪颖 坚毅 坚强 B: 麻烦 冤枉 苛刻 挑剔 C: 瞎摸乱闯 众目睽睽 黯然无神 D: 良辰佳日 亭亭玉立 从容自若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 1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 【甲】诗首联写诗人因借春而连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 【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 【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 2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 【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 【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 【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①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 四年,执阿里不哥②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③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④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⑤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注)①世祖:忽必烈。②执:捉拿。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③甫:刚刚。④膺:担任。⑤有间:不久。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帝语之曰________ ②由是深重之________ ③拜光禄大夫________ ④恐四方有轻朝廷心________ ( 2 )下列句中的“之”与“将置之法”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恐民之不信 C: 久之,目似瞑 D: 其子随之而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 4 )文中的安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
回家
徐风
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
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
( 1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①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 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狡生梦金
尝闻一青衿①,生性狡。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
一日,此生适有犯,学博追执甚急,盛怒待之。已而生至,长跪地下,不言他事,但曰:“弟子偶得千金,方在处置,故来见迟耳。”博士闻生得金多,辄霁②怒,问之曰:“尔金从何处来?”曰:“得诸地中。”又问:“尔欲作何处置?”生答曰:“弟子故贫,无资业,今与妻计: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买童妾,止剩百金,以其半市书,将发愤从事焉,而以其半致馈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博士曰:“有是哉!不佞③何以当之?” 遂呼使者治具,甚丰洁,延生坐觞之,谈笑款洽,皆异平日。饮半酣,博士问生曰:“尔适匆匆来,亦曾收金箧中扃钥④耶?”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箧?”博士蘧然曰:“尔所言金,梦耶?”生答曰:“固梦耳。”
博士不怿⑤,然业与款洽,不能复怒。徐曰:“梦中得金,犹不忘先生,况实得耶?” 更一再觞出之。
(选自明代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减)
【注释】①青衿:秀才。②霁:息。③不佞:不才。自称之谦词。④扃(jiōng)钥:关闭加锁。⑤不怿:不高兴。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其学博持教甚严诸生稍或犯规必遣人执之扑无赦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博士曰:“有是哉!不佞何以当之?”
②弟子布置此金甫定,为荆妻转身触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箧?
( 4 )文中学博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作文
苍鹰感到幸福,因为它能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花儿感到幸福,因为它能在肥沃的土地上成长;鱼儿感到幸福,因为它能在浩瀚的海洋中遨游;灾区的孩子感到幸福,因为他能得到一个面包;母亲感到幸福,因为她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老师感到幸福,因为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同学们,你感到幸福是因为什么呢?
请自拟一个包含“幸福”的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