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比喻)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排比)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 B: 由于科学管理,从原料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都严把质量关,这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C: 国家、家庭要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D: 相关人员对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调查,最终很好地解决了。 |
3、 |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B: 贯串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 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诧chà异 挑惕tì 滑稽jī 谈笑风声B: 汲取jí 静谧mì 贮zhù蓄 无动于衷 C: 干涸kū 御聘pìn 哽咽 yàn 根深缔固 D: 摇曳yì 怠dài慢 无辜 gū 契而不舍 |
5、 | 下列词语中有错的一项是( ) A: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伎俩 对峙B: 荡然无存 锐不可挡 取缔 提防 C: 惟妙惟肖 微不足道 阴惨 央告 D: 重峦叠嶂 穷愁潦倒 焦灼 惶恐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B: 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改正并认识自己的缺点。 C: 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方式。 D: “2016唐山世园会”是我国第一个首先承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
7、 | 下列选项中词语确切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__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__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_______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__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 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B: 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 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 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
8、 | 下列语段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群体性袭医事件与日俱增。在医院经常看见患者家属怒不可遏地要向医生讨说法。其实,医生群体里也有真正的白衣天使。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医疗安全,维护百姓的健康,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病人吹毛求疵,品尝着另一番“年味”。 A: 与日俱增 B: 怒不可遏 C: 天伦之乐 D: 吹毛求疵 |
9、 |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个孩子在课堂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的学习成绩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在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跳绳,有的跑步,真是各得其所。 D: 我班在这次体育节的足球比赛中以0比3的成绩负于九年级一班,同学们对此津津乐道。 |
10、 |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水浒传》)B: 赵 云——大闹长坂坡(《三国演义》) C: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红楼梦》) D: 孙悟空——大闹五庄观(《西游记》) |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月色入户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盖竹柏影也 ④经宿方至 (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 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 盖/竹柏影也 D: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夜寻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而王子猷为什么会想起雪夜去访戴安道?( 5 )从文中看,苏轼是个怎样的人?王子猷又是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 )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 全体都震悚起来。
( 3 )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 4 )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钓 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A.《安塞腰鼓》(刘成章) | 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
C.《海燕》(高尔基) | D.《那树》(王鼎钧) |
①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 |
②《钓虾》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 |
③抄录《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