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陵县西湖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 5月9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庆典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C: 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词。
C: 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yù) 椅(téng) 说(sù) 然(ǒu)
B: 壁(gé) 怂恿(zǒng) 语(duàn) 失(wáng)
C: 污(sò) 头(yā) 振(duó) 学(zhě)
D: 伏(quán) 安(xiáng) 戒(chéng) 然(jū)
4、◆热爱祖国文化

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④①②
5、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B: 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C: 湖北省黄石市,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 贺州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 谦虚 勤劳 坚韧
B: 谦让 勤劳 坚强
C: 谦让 勤俭 坚韧
D: 谦虚 勤俭 坚强
7、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 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C: 看着眼前的照片,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D: 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 《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10、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
B: 我大姑有个儿子,大我一岁,我叫他表哥。因为他是早晨6:30分出生的,所以大姑给他起了个小名叫“辰辰”。
C: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立秋之后。
D: 2009年,周杰伦入选美国CNN评出的“25位亚洲最具影响力人物”,那一年他三十岁,刚到而立之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宋成淳十年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

(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画面。
( 2 )“虞美人”是词牌名,请从词中找一个词语作为这首词的题目,并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面的划线字词。

①诫子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 2 )翻译下面语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 “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爬树的男孩

尼古拉斯·保罗(英国)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谢素军译,有改动)

( 1 )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

①拉瓦利用________。

②安德烈利用________。

( 2 )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划线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 3 )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 1 )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对“错过”的独特体验。

( 2 )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这“升腾的能力”指的是什么?

( 3 )研读下面一则材料,说说材料中的语言与选文第⑨段画线句的语言有何不同?请对选文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作简要分析。

【链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笑,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