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mǎo) 笼罩 (chàn)头 忍竣不禁
B: 修(qì) 瞬息 (wěi)琐 悲天闵人
C: (jùn)子 凛冽 步(lǔ) 忧心忡忡
D: (wù)宁鲁 无虞 鲁(mǎng) 不期而致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B: 节假日里,大家郊游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3、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池(zhǎo) 问(jié) 追(sù) 蟾蜍(chán chú)
B: 河(jiāo) 丘(hè) 涉(bá) 绥靖(suí jìng)
C: 身(yǔ) 育(yùn) 劲(qiú) 蹒跚(pán shān)
D: 丽(qǐ) 红(yān) 篱(fān) 轩榭(xuān xiè)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联欢晚会开始了,节目非常精彩。永正同学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收看,享受着天伦之乐
C: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鬼斧神工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5、选段中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 )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行者见 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A: 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
B: 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
C: 假悟空打倒唐僧,抢走了行李。
D: 悟空发怒毁掉了人参果树。
6、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 )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7、下列各句运用的各种描写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心理描写)
B: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神态描写)
C: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语言描写)
D: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动作描写)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9、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 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 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10、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是一只旅鼠。”我说,接着补充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B: 这件事小至个人、家庭、大至民族、国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 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D: “繁殖得有多块呢?”他追问道。“这……,”我无言以对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2 )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朝衣冠(   )    ②臣之妻臣(   )
寡人之耳者(   ) ④时时而进(   )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4 )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
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①暮寝而思之。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 句,批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青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述写下“忍一时,凤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球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客本声,父亲沉重的呼吸……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日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⑧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

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制,日光打管把救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进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我悄悄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饭盒批开,然后为我撕开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国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面前各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古峰,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饭盒,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时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因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领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有删改)

( 1 )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 2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 3 )第③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仔细揣摩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 5 )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请你对“轮廓”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域外听风)

李洪兴

①“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②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③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④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⑤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⑥“要严肃思考如何把今天的智能革命赋予大众,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力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2日05版)

( 1 )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电影《摩根》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
B: 埃森哲咨询公司研究,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C: 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D: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机器人的手冲咖啡,谷歌机器人会下围棋。
( 2 )文章第②自然段认为“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人类的“焦虑和恐惧”指什么?
( 3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到来时代,人类应该思考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能力考查。
作文题目:______________的滋味
提示:横线上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填写,如:读书的滋味、获奖的滋味、当家的滋味、下雪的滋味……想开去,品味酸甜苦辣,写出真情实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②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个;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欧美式·叙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