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后鲜(xiǎn)有闻 惟吾德馨(xīn) 溯(sù)流逆上矣 B: 愿为(wèi)市鞍马 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爱者甚蕃(fān) C: 可汗(hán)大点兵 啮(niè)沙为坎穴 僧募(mù)金重修 D: 湮(yān)于沙上 康肃忿(fèn)然曰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
2、 | 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 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C: “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眼目。 D: 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
3、 |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偌大(nuò) 黛色(dài) 绷紧(bēn) 鸟巢(cháo) B: 倏忽(shū) 沸腾(fèi) 蜷曲(quán) 锥形(zhuī) C: 刹那(chà) 贮蓄(zhù) 烘托(hōn) 颤声(zhàn) D: 主宰(zǎi) 黄晕(yūn) 嘹亮(liáo) 狭窄(zhǎi) |
4、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春天的旋律》,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海燕的艺术形象,赞颂了英勇乐观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 诗歌《有的人》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D: 《社戏》、《孔乙己》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
5、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 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 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胆怯(qiè) 船舷(xuán) 刹(shà)那 鞭辟(pì)入里B: 症结(zhēng) 谙熟(ān) 炽(chì)痛 风雪载(zài)途 C: 苍劲(jìn) 啜泣(chuò) 悖论(bó) 叱咤风云(chà) D: 粗犷(guǎng) 摒(bǐng)弃 攒聚(zǎn) 夺眶而出(kuāng) |
7、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 生命是酒 ② 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③②①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
8、 | 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教授的演讲。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C: 大家应该注意,不要损坏公共财物。 D: 没有谁不承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
9、 | 关于谦称和敬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 B: “惠”字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优惠”。 C: “垂”字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询”、“垂念”。 D: “奉”字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送”、“奉托”。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 , 流连忘返。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
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精神。 |
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④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④“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 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________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________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________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________ ( 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 3 )[乙]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累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 1 )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 3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28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 “(甲)”。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现。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乙)”。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二次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