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四川攀枝花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押韵,全诗要求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B: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新闻消息。
C: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D: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 ,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 。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 ,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A: 丰富 自强不息 财富
B: 富裕 坚强不屈 财富
C: 富裕 自强不息 财宝
D: 丰富 坚强不屈 财宝
3、文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 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 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 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4、下列词语中画线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chāi) 枝(qiú) 天(chān) 强挺立(jué)
B: 退(kuì) 留(zhì) 游(guàng) 惨绝人(huán)
C: 刻(juàn) 农(diàn) 邪(pì) 正危坐(jǐn)
D: 素 (tuǎn) 轩(miǎo) 躇(chòu) 屏息声(liǎn)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______,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鸭们长大了,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______,一滴水也不能泼进去了。

③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______着自己。

④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地______,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A: 看望 稠密 麻醉 繁殖
B: 凝望 稠密 麻醉 繁衍
C: 凝望 茂密 麻痹 繁衍
D: 看望 茂密 麻痹 繁殖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斜(qī) 菜(wā) 鲜(xuè) 为一谈(hùn)
B: 别(jué) 蝉(tuì) 时(chà) 小心翼(yì)
C: 笑(nì) 脑(suí) 告(dǎo) 花团锦(cù)
D: 谷(bǐ) 并(dì) 妹(zǐ) 然大悟(huǎng)
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褶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B: 假定它在早晨9点钟占居了树枝,大概要到12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C: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D: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勾扒掘地面。
8、

词语中字形有错的一项是 ( )

A: 开垦荒地 鸿雁传书 含笑九泉
B: 纵横绝荡 不屈不饶 勇往直前
C: 浮想联翩 繁荣昌盛 在所不惜
D: 傲然挺立 潜滋暗长 倔强不屈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班长做事是非分明,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如砥 , 深受大家好评。
B: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八上专题长城)
C: 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D: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 , 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10、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黄(yūn) 蓄(chǔ) 嵌(xiāng) 咄逼人(duō)
B: 静谧(mì) 临(lì) 化(zhuān) 人声鼎(fú)
C: 托(hōng) 亮(liáo) 粗(guǎng) 风流倜(tǎng)
D: 应(hè) 悴(qiáo) 弄(shì) 为一谈(hú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 1 )诗人笔下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 2 )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创业守成孰难

问侍臣:“创业与守成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守业。③孰:哪一个。④草昧:未开放,蒙昧。这里是“草创”“初创”的意思。⑤臣之:使天下人臣服。⑥既已往矣:已经过去了。⑦方当:正应当。⑧诸公:各位。公,尊称对方。⑨及此言:说到这话。

( 1 )查阅《古汉语常用子字典》“忽”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祸乱生于所忽。”中“忽”的意思是( )

A: 古代长度单位,尺的百万分之一
B: 快速
C: 辽阔渺茫的样子
D: 不注意,不重视
( 2 )文中魏征的进言使唐太宗认识到要( )

A: 身先士卒
B: 居安思危
C: 从善如流
D: 铁面无私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 1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本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中属于哪一部分?

( 2 )写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①时间:___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______

( 3 )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 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 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 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 啬心理。
( 4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 5 )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 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 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 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 6 )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 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 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 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画回忆

丰子恺

我七八岁时入私塾,先读《三字经》,后来又读《千家诗》。《千家诗》每页上端有一副木版画,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我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禹耕田图。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甚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但那书的纸不是道林纸,而是很薄的中国纸,颜色涂在上面的纸上,渗透了下面好几层。我的颜料笔又吸得饱,透得更深。等得着好色,翻开书来一看,下面七八页上,都有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好像用三色版套印的。

第二天上书的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先生——就骂,几乎要打手心;被母亲和大姊劝住了,终于没有打。我哭了一顿,把颜料盅子藏在扶梯底下了。晚上,等到父亲上鸦片馆去了,我再向扶梯底下取出颜料盅子,叫红英——管我的女仆——到店堂里去偷几张煤头纸来,就在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的洋油灯底下描色彩画。画一个红人,一只蓝狗,一间紫房子……这些画的最初的鉴赏者,便是红英。后来母亲和诸姊也看到了,她们都说“好”;可是我没有给父亲看,防恐害骂。

后来,我在父亲晒书的时候,看到一部人物画谱,里面花样很多,便偷偷地取出来了,藏在自己地抽斗里。晚上,又偷偷地拿到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去给红英看。这回不想再在书上着色;却想照样描几幅看,但是一副也描不像了。红英教我向习字簿上撕下一张纸来,印着描了。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已把这本人物谱统统印全。所用的纸是雪白的连史纸,而且所印的画都着色。着色用的颜料仍旧是染坊里的,但不复用原色。我自己会配出各种间色来,在画上施以复杂华丽的色彩,同塾的学生看了都很欢喜,大家说:“比原本上的好看得多!”而且大家问我讨画,拿去贴在灶间里,当做灶君菩萨;或者贴在床前,当做新年里买的“花纸儿”。

那时候我们在私塾中开画,是不敢公开的。先生在馆的时候,我们的画具和画都藏好,大家一摇一摆地读“幼学”书。等到下午,先生出去吃茶了,我们便拿出来再画。我先一幅幅地印出来,然后一幅幅地涂颜料。同学们便像看病时向医生挂号一样,依次认定自己所欲得的画。有一次,两个同学为交换一张画,意见冲突,相打起来,被先生知道了。先生审问之下,知道相打的原因是为画;追求画的来源,知道是我所作,便厉声喊我走过去。我料想是吃戒尺了,低着头不踩,但觉得手心里火热了。终于先生走过来了。我已吓得魂不附体;但他走到我的座位旁边,并不拉我的手,却问我:“这画是不是你画的?”我回答一个“是”字,预备吃戒尺了。他把我的身体拉开,抽开我的抽斗,搜查起来。我的画谱、颜料,以及印好而未着色的画,就都被他搜出。我以为这些东西全被没收了:结果不然,他但把画谱拿了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张一张地观赏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先生旋转头来叱一声“读!”大家朗朗地读:“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件案子便停顿了。我偷眼看先生,见他把画谱一张一张地翻下去,一直翻到底。放假的时候我夫了书包走到他面前去作一个揖,他换了一种与前不同的语气对我说:“这书明天给你。”

明天早上我到垫,先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对我说:“你能看了样画一个大的吗?”我没有防到先生也会要我画起画来,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支吾地回答说“能”。其实我向来只是“印”,不能“放大”。这个“能”字是被先生的成严吓出来的。说出之后心头发一阵闪,好像一块大石头吞在肚里了。先生继续说:“我去买张纸来,你给我放大了画一张,也要着色彩的。”我只得说“好”。同学们看见先生要我画画了,大家装出谅奇和美慕的脸色,对着我看。我却带着一肚皮心事,直到放假。

放假时我夹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大姐救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面中间。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有经纬格子范围着了。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向镜箱中取出地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我依照地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我伴着了热烈的兴味,用毛笔勾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还有几个老妈子,尤加热烈地称赞我的“聪明”,并且说:“将来哥儿给我画个容像,死了挂在灵前,也沾些风光。”我在许多伙计、司务和老妈子的盛称声中,俨然地成了一个小画家。但听到老妈子要托我画容像,心中却有些儿着慌。我原来只会“依样画葫芦”的!全靠那格子放大的枪花,把书上的小画改成为我的“大作";又全靠那颜色的文饰,使书上的线描一变而为我的“丹青”。格子放大是大姐教我的,颜料是染匠司务给我的,归到我自己名下的工作,仍旧只有“依祥画葫芦”。如今老妈子要我画容像,说“不会画”有伤体面;说“会画”将来如何兑现?

自从我的“大作”在整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而老妈子的画像也催促得更紧了。

再向大姐商量。地说二姐大会画肖像,叫我到他家去“偷关子”。我向二姐丈请教了些笔法,借了些画具,又借了一包照片来,作为练习的样本。回家以后,我每天一放学就埋头里头在擦笔照相画中。这是为了老妈子的要求而“抱佛脚”的;可是地没有照片,只有一个人。我的玻璃格子不能罩到地的脸孔上去,没有办法给她画像。天下事有会巧妙地解决的。大姐在我借来的一包祥本中选出某老妇人的一张照片来,说:“把这个人的下巴改尖些,就活像我们的老妈子了。”我依计,果然画了一幅八九分像的肖像画,外加在。在擦笔上面涂以漂亮的淡彩:粉红色的肌肉,翠蓝色的上衣,花带镶边;耳朵上外加挂上一双金黄色的珠耳环。老妈子看见珠耳环,心花盛开,即使完全不像,也说“像”了。自此以后,亲戚家死了人我就有差使——画容像。活着的亲戚也拿一张小照来叫我放大,挂在厢房里;预备将来可现成地移挂在灵前。直到我十九岁时,从先生学了木炭写生画,读了美术的论著,方才把此业抛弃。

假如我早得学木炭写生画,早得受关术论著的指导,我的学画不会走这条崎岖的小径。唉,可笑的回忆,可耻的回忆,写在这里,给世间学画的人作借镜吧。

(摘编自《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作者在文章开篇提到读《千家诗》的情形,用意是什么?
( 3 )作者的学画经历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
( 4 )同学们因为“我”的画而“相打”,先生得知后不但不责罚“我”,反而让我画一幅孔子画像。你怎样看待先生的做法?
( 5 )在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学经历中,并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但是却不断进步,请你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 6 )结合文本体会丰子恺作品的语言特点。
( 7 )作者回忆学画经历,感慨“可笑”“可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下面两道作文题中,请任选一道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红”“小刚”来代替。
题一: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亦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练......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你说分手前、我甩了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