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以下诗句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传神地描绘了因不能和亲人团圆而忧郁伤感的词人不停地在屋内徘徊,一夜不能成眠的形象。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内心充满着难以排解的烦恼。 C: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句中运用西晋向秀“闻笛赋”的典故,暗示诗人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仿佛有隔世之感,心情惆怅。 D: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相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
2、 |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哕。 B: 这种愉悦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C: 闻一多先生,是卓跃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D: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拮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B: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
4、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其中,《蒹葭》选自《诗经·周南》,《关雎》选自《诗经·秦风》。 B: 《陈涉世家》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节选的部分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作者陶渊明,西晋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C: 《绿》是一篇短小的游记散文,作者是自称扬州人的朱自清。《囚绿记》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是一篇将说明和描写结合在一起的写景散文,文中细致描写了许多各具情趣的绿墙。《一双手》是一篇优美的写人散文,文章多角度的描写一双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D: 《白雪歌是武判官归京》记叙的中心事件是送别,以“雪”字贯穿全篇,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叙事诗,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嘶哑sī 契机qì 发酵xiào 场圃pǔ B: 隘口ài 恐吓hè 脚踝huái 蹲踞jū C: 拯救chěng 阴晦huì 嗤笑chī 寒噤jìn D: 参与yù 胯下kuà 气氛fēn 覆盖fù |
6、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 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 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D: 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B: 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 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 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70多万人饮用安全的重要任务。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氤氲(wēn) 歧视(qí) 解剖(pāo) 折腾(zhē)B: 鉴定(jiàn) 哺乳(bǔ) 晦涩(huì) 悄然(qiāo) C: 轩昂(xuān) 中枢(shū) 笨拙(zhuō) 档案(dàng) D: 畸形(qī) 赭色(zhě) 头衔(xián ) 逻辑(ji) |
9、 |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眩晕(xuàn) 骤然(zhòu) 蜷卧(juán) 晶莹连绵(yíng) B: 蠕动(rú) 皱褶(zhě) 腈纶(qíng) 大煞风景(shā) C: 演绎(yì) 棱角(líng) 熠熠(yì) 接踵而至(zhǒng) D: 黧黑(lí) 虔诚(qián) 酝酿(yùn niàng) 气喘吁吁(chuǎn) |
10、 | 下列人物不是出自《朝花夕拾》的一个是( ) A: 闰土 B: 范爱农 C: 阿长 D: 藤野先生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③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④成诵。及冠⑤,嶷⑥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⑦见义勇为虽机阱⑧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画地学书》)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④辄(zhé):立即,就;⑤冠:指成人;⑥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声:声誉;⑦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⑧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③至以荻画地学书:________; ④亲诲之学:________ ( 2 )乙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B: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C: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D: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4 )《卖油翁》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道理。乙文中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 1 )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 )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 )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不同含义。①他们说,我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②我知道,这粒种子 , 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 4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 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 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 4 )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所叙事要源于生活,所抒情要真切自然;②不能出现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