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和平县浰东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重要体现。
B: 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C: 中国建筑公司6天盖起一座15层酒店,网民作为外行对建筑质量无须提出质疑,毕竟隔行如隔山,但建筑质检部门是不能缺位的。
D: 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
2、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恶(zēng) 古(gèn) 问(jié) 辱(wū)
B: 育(bǔ) 默(qiè) 鸣(háo) 门(kǎn)
C: 补(jiào) 凹(dàng) 堂(lòng) 红(yān)
D: 愧(zuò) 咽(gěn) 水(xián) 气冲牛(dǒu)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十五从军征》等。
B: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 范仲淹,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
D: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贬官;“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指《国风》和《离骚》。
4、下列不属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什么?( )
A: 《黄金时代》
B: 《白银时代》
C: 《水晶时代》
D: 《青铜时代》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nà) 半(xiǎng) 惟妙惟(xiào) 叱风云(zhà)
B: 寒(jìn) 懂(méng) 自怨自(yì) 白驹过(xī)
C: 颠(bǒ) 望(liào) 五脏六(fǔ) 探得珠(lí)
D: 言(zhēn) 餐(juàn) 面面相(qù) 退避三(shě)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 为倡导节约新风,食堂贴出标语:“一饭一蔬,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赵明不小心弄坏了李强的新书,李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
9、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必先/苦其心志
D: 一怒/而/诸侯惧
10、

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固 蓬蒿 根深地固 出而反尔
B: 昆鹏 咫尺 相形见绌 草菅人命
C: 譬喻 奥秘 暗然失色 莫衷一事
D: 宽恕 馈赠 顾名思义 人情练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________,以一个“_______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 2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①师之。时②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③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④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注释】①翕然:一致。②时:即杨时。③赴告:报丧。④游酢:人名,北宋文人。
                                          (选自《宋史·杨时传》)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送之(跑)
B: 书以观(得到)
C: 翕然之(老师)
D: 以赴告同学者(信)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藏书之家  见颢颍昌
B: 乡先达   于熙、元
C: 俟欣悦  归也
D: 致书观   书赴告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DNA数据

①“欢迎来到DNA数据保护中心!您现在正在档案馆里。”讲解员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间屋子。仅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储藏这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所有数码信息,包括数千亿张家庭照片、音乐、文件和其它影像资料。

②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科幻”,就像在“硬盘”上保存数据一样,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在DNA上保存数据了。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③特艺集团的成就并非创举。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有两个团队将一本300页的书、若干图象、一个PDF文件,甚至声音成功地储存在了DNA上。而这次新奇之处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视频资料储存到了DNA上。这也说明现在已经可以在DNA上存储一切数码信息。

④如今,人类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储存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在电脑和手机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要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预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一数据量将增长11倍,且这种趋势并无逆转迹象。根据数据储存专业公司易安信的计算,如果用内存为128GB的苹果ipad Air来储存这些数据,所需的ipad Air叠起来可以在地球到月球之间堆六摞。人类呼唤比现有储存系统更高效的新系统。

⑤DNA恰能满足以上需求,数十亿年来,它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NA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而碱基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⑥如今,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为了储存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准足球场的数据中心的支持,而且这还很耗电。而用DNA这种新型载体,只需一个汽车后备厢就能满足它们所有数据的储存需求。

⑦那么,DNA如何去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零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剑姬碱基(A、C、C、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组能自动拼接A、C、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他们如同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分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⑧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可能长达数千年,即使在恶劣环境中其半衰期也超过500年。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并且,这些载体一旦过了保存期限,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⑨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至数千欧元。

⑩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馆,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⑪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2期,有删改)

( 1 )对本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DNA存数据技术。
B: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符合客观事实。
C: 本文从优越性、局限性、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介绍DNA储存技术。
D: 本文主要采用的时间顺序介绍了DNA储存数据技术的有关知识。
( 2 )下列关于DNA储存数据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DNA储存于现有储存系统相比较具有高效能和持久性这两大优点。
B: 如今人类运用现有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在DNA上储存一些数据信息。
C: 特艺集团与两个团队一起首次成功的将视频资料储存到DNA上。
D: DNA储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读取,写入所需的时间长,耗资巨大。
( 3 )下列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体积小。
B: 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的高效。
C: 运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体积小。
D: 运用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的高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人可以奢侈了吗?

①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孔子有言:“礼,与其奢也,宁俭。”在“节约闹革命”的年代,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②然而,中国如今“走进新时代”了,节俭世风日下,奢侈甚嚣尘上。有道是“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作先导”,经济学界有人曾积极引进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著,证明 “奢侈有理”和“奢侈有功”,为中国兴起奢侈之风而鸣锣开道。

③奢侈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根本不用奢侈理论的引导,人们就会自发地或自觉自愿地把奢侈付诸行动。被授予“奢侈之王”的美国蒂科国际公司前主管丹尼斯.科兹洛夫,曾经创造过2200美元一个镀金纸篓、6000美元一条浴室挂帘、700万美元一套豪华住宅的奢侈记录。而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中国人的奢侈记录恐怕比美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18万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一餐的满汉全席,是中国人吃出来的;100万元的一则征婚广告、999万元的一场结婚典礼,是中国人做出来的;法国的名酒XO和路易十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中国人喝得最多;一辆标价1118万元的英国宾利轿车最近在上海车展上被中国人买下来了……某些中国人的奢侈,简直令西方人望之兴叹。而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亿元,一个庆典活动动辄就是几十亿元,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难怪有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灯红酒绿、繁华似锦的大都市之后,都表感叹说“中国与美国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是否被表面的奢侈迷花了眼睛?

④奢侈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的,并不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中国过去虽然穷,但有些人“人穷志不穷”,越穷越摆阔。尤其是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还把奢侈当作粉饰太平的化妆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把奢侈推向了极致;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破落之时,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不仅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还在死后睡的棺材褥子上镶了珍珠12604粒、宝石和白玉三百多块,似乎不奢侈就死不瞑目。奢侈最终导致国家的落后和王朝的灭亡。

⑤虽然如今中国已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按官方的说法大多数人也实现小康了,可中国可以奢侈了吗?不管某些“高瞻远瞩”的经济学家把中国的前景估计得多么关好,也不管某些喜气洋洋的海外华人把中国的现实评价得多么辉煌,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现在公布的2800多万贫困人口,是按人均收入600多元人民币计算的;而把人均收入再提高200元,贫困人口就高达9000多万了。

⑥即使在西方国家,奢侈现象仍然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由此看来,既然连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都认识到奢侈的危害性,那么中国就更应该牢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选自《雨花》第469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①段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有什么作用?
( 3 )“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作先导”一句中的划线词有什么特殊含义?
( 4 )本文第③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 5 )仔细阅读第⑤段,在段尾画线处补写一句总结性的话。(30字以内)
( 6 )古人说:成由节俭败由奢。当下,主席也大力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同学们让我们躬身自省,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奢侈或浪费的行为吗?联系实际说说你阅读本文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事情,有了开始,就会有结束。在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你或许会激动、喜悦,或许会失望、悲伤……总是令人那么久久难忘。

请以“最后的时刻到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