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丰富全区青少年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青少年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国庆期间,东川区2020年“重道杯”三对三篮球赛在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B: 2015年,东川明月中学初一新生采用一半摇号一半考试的形式产生,所以初一新生入学考试的人数和以前相比,减少了一倍。
C: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昆明市2020年能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保证。
D: 9月25日,东川区2020年国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当天,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外,区领导和市民们还一同开展了徒步健身。
2、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聒不舍 亵渎(xiè) 睿智(ruì) 慷概大方
B: 重蹈覆辙 躯壳(qiào) 舐犊(shì) 不容置疑
C: 怒不可遏 媲美(bì) 隐晦(huì) 随机应变
D: 逢场作戏 深邃(s uì) 抽噎(yī) 不可明状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四句。
C: 朱自清的《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情感,文章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D: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4、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人的心灵就像黝黑的泥土,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比如,当你因忙碌而憔悴时,能静下来,品清茗的芬芳,听微风的轻吟,疲惫的心神就会有所慰藉,甚至收获绽放的心花;当你感到思想干瘪、言辞匮乏的时侯,能坐下来,读古人的智慧,阅今人的风流,深邃的思想胚芽就会在心中茁壮成长。


A: “憔悴”“品”“微风”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 “黝黑的泥土”“言辞匮乏”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 “深邃思想的胚芽就会在心中茁壮成长”一句中的谓语中心语是“成长”。
D: “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后的“。”应改为“?”
5、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汉铁路局宣布将加开19对临时客车,用以疏通端午小长假的客流。
B: 上海试行医疗区域协作方案,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社会医疗效率。
C: 武汉市汉阳中心书城项目暨“书香江城,体验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D: 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
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B: 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一个人萍水相逢 , 即使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C: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奏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 大型武术舞台剧《太极秀》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7、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恩师”。这句话的主干是“母亲是恩师”。
D: 短语“精神焕发”“交通规则”“变得更好”的结构都相同。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事对我的印象最深刻。
B: 因为提高学习成绩,同学们正在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C: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曾被学校推荐到市体委参加过一年多的乒乓球集训。
D: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9、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
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谜底:高
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1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

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1 )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①俄顷:________

②何由彻:________

( 2 )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 3 )填空。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_______并渲染了特定的________;二是烘托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_______的伟大胸襟蓄势。

( 4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 5 )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选出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浊浪排空(冲向)
B: 薄暮冥冥(迫近)
C: 春和景明(风景)
D: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予上/真不知马也
B: 不物喜/ 其境过清
C: 览物情/名者谁
D: 感极悲者矣/明知不能通其意
( 3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 “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出作者悲观的情绪。
D: 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 4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字的词语。

①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②薄暮冥冥________

③去国怀乡________ ④不以物喜________

(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6 )岳阳楼记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________

古仁人的情:________

写两种情的目的是:________

( 7 )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道韫:从《三字经》里走来


①1600年前,她出生在东晋谢家。陈郡谢家与琅琊王家齐名,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合称“王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


②《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年冬天,谢安给几个孩子上课,他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还没有来得及评价,一旁的谢道韫不慌不忙站起来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因此被人们称赞为“咏絮之才”。


③转眼间,谢道韫到了出嫁的年龄,谢安把目光投向了能与谢家平起平坐的琅琊王家。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命运的走向却往往不遂人心愿。虽说王羲之书法独步天下,儿子个个风流儒雅,器宇轩昂,但谢道韫的夫婿凝之却略显愚钝。她与他的精神世界不在一个层次,她是一朵立于寒风中灿灿的梅花,衣袂飘飘,青丝飞扬,骨子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傲气;而他,是一棵躲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老槐,资质平平,皱褶里藏着迂腐和平庸。谢道韫很失望,“大薄凝之”。尽管对丈夫的畏畏缩缩不太满意,但她还是恪尽妇道,该干嘛干嘛。


④尽显魏晋风流的王家,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官宦、书画名流都喜欢在他们家诗酒唱和,谈玄论辩,兰亭集会。谢道韫很是喜欢这样的场合,虽不能抛头露面,坐在帘后听他们思辨,也是一种享受。有一次,谢道韫听到小叔子献之与客人辩论,竟然被大家说的理屈词穷。帘后的谢道韫坐不住了,她遣婢女出去,“欲为小郎解围”。一言既出,语惊四座,纷纷为她鼓起掌来。她在屏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得入情入理,环环相扣,宾客们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读书多的人,通身带着一股书卷气,慧黠幽默,清雅睿智,在俗世纷扰中自成一方天地,挡也挡不住熠熠闪烁的光辉。


⑥日子就这样在精彩无奈间切换着,一天天过去了。


⑦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叛乱,会稽被围,城中大乱。作为会稽最高领导的王凝之,并不急着派兵,而是在府中设坛祭神,祈祷神灵保佑。任她磨破嘴皮子,他依然不为所动。后来城破兵败,王凝之被砍了脑袋,他们的儿子也被杀。谢道韫横刀在手,抱着年幼的外孙,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手杀数人,乃被虏”。孙恩要杀她,谢道韫神态淡定,气势凛然,那是知识与智慧的沉淀,是深入到骨子里的高贵。孙恩胆怯了,他对才女谢道韫以礼相待,护送其返回会稽。


⑧战乱平息后,家园残破,物是人非,谢道韫把家里收拾干净,在堂上拉一素帘,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学子不计其数。


⑨谢道韫最令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采,而是那种任波澜起伏宠辱不惊的淡定。这位魏晋才女,用一生阐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


⑩“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⑪那个读书多的女孩,被后人写进了《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作者:孟庆果,选自《散文百家》2019.02,有删改)

( 1 )第⑥段划线词语各指什么内容?

①“精彩”是指:________。

②“无奈”是指:________。

( 2 )研读文章第⑧段,谈谈坐在素帘后的谢道韫此时的心境。
( 3 )结合文中描写谢道韫的事件,在下面《三字经》空白处续写两句。谢道韫,能咏吟,________,________。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 4 )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谢道韫的才情与性格,请任选一处赏析。
( 5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⑤段。
( 6 )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先生曾评价谢道韫,说她“以一女子而有林下之风,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林下之风”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珍视我们自己的信仰

①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②一位资深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我说,载于旧约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说,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信条。

③那位神学家说,这和我们的“黄金律”很相近,的确也很伟大,但我们是宗教信仰,有神在监督着,你们的信仰靠谁来监督?我回答说,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④宗教信仰在世界许多地方培育了人们的道德,建立了生活秩序,凝结了人群,固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但没有宗教信仰绝不等于没有信仰。信仰具有多种形态,文化信仰也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而且它不排斥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共融性。

⑤其实,人类信仰是多元的。对一个人而言,也可能除了宗教信仰、文化信仰外,还有科学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比如,科学信仰,它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哥白尼、布鲁诺因坚持地动日心论受到迫害,甚至牺牲生命。维萨里研究血液循环被判死刑,居里夫人研究镭而罹患癌症,都是坚持科学信仰的伟人。

⑥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如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⑦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反而有的人变得困惑迷茫了,许多人在感叹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失去了传统的信仰,又没有补充新的信仰。有人因此提出,传统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过时了,是否应当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其实,传统的价值是千百年来由民众一代又一代沉淀形成的,不是由圣贤们规定的。今天不是要把传统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环境,重新提炼和发展,形成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信仰,它应当是在传统价值信仰上的继承和扬弃。

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信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信仰的自觉,更加珍视我们祖先传下的信仰,同时亦应展现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怀。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赵启正 筑文)

( 1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信仰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具有极大的共融性和包容性。
B: 人类信仰是多元的,会随着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形式的信仰。
C: 应当要珍视我们的传统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和扬弃。
D: 我们要坚信信仰的自觉,要展现出进步、包容和自信的胸怀。
(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但并不等于他们没有任何信仰。
B: “诸神”就是指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
C: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信仰。
D: 中国的文化信仰具有多元性,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就是它的核心。
(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论述清楚信仰具有多元化这一核心问题。
B: 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科学信仰的坚定,体现出信仰的多元性特征。
C: 本文围绕中国的文化信仰展开论述,从对中国信仰的质疑到信仰多元性的特征再到对传统文化的信仰的继承与扬弃,层层深入,论证严密。
D: 新时期很多人的迷茫是因为没有找到传统信仰与新的信仰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觉得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①题目:特殊的________

作文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说说理由。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夕夕成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