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泉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刻画了琅琊山春夏两季景物的特征,对仗工整,语言精练。
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写了傍晚和早晨时景物的静态,传达出生命的气息。
C: “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兼点时令,选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2、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恍若 赃物 戈壁滩 眼花除乱
B: 琉璃 依稀 荧火虫 更胜一筹
C: 剪影 典范 文绉绉 臭名昭著
D: 制裁 绸缎 想象力 不可明状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长短句”等。
C: “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芙蕖”是菊花的别名。
D: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
B: 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C: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乐府诗集》是一部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

③受到其它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慧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慧星慧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至于闯入地球。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①③②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说话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凡有________发音器官的人都能说话,人通过说话表达意思、沟通思想、________感情,以协调人际关系,________社会交往,________人类文明和进步。

A: 健康 交流 促使 推进
B: 健康 交换 促进 推进
C: 健全 交换 促使 推动
D: 健全 交流 促进 推动
7、下面是写给“战疫”英雄的一副对联,请你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病毒,天使逆行,驱妖无畏;

下联:江城,精兵前赴,担当护民


A: ①逞威 ②负重 ③蒙难 ④有情
B: ①突降 ②全心 ③蒙难 ④有情
C: ①逞威 ②全心 ③险情 ④无悔
D: ①突降 ②负重 ③险情 ④无悔
8、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慰(jiè) 捕(dài) 松(chí) 笑大方(yí)
B: 折(cuò) 赠(kuì) 实(zhā) 相得益(zhāng)
C: 职(xùn) 藏(chǔ) 红(yān) 前后继(pū)
D: 散(huàn) 逃(cuàn) 论(miù) 相辅相(chéng)
9、选择用词准确的一项( )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______的天气。

②然而这群平时很______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③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______的羽毛里。

④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______,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A: 恶劣 温和 蓬松 鲜艳
B: 糟糕 温顺 柔顺 鲜亮
C: 恶劣 温顺 蓬松 鲜亮
D: 糟糕 温和 柔顺 鲜艳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B: 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C: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D: 苹果手机的热销是因为它的技术含量高,还是因为其品牌效应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
书 事
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释】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

( 1 )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

( 2 )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先自度其足( ) ②反归 取之( )
③恐人闻之( ) ④ 遽掩其耳(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椎毁之

A: 反归取之
B: 项为之强
C: 试之以足
D: 物外之趣
(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 5 )试说说第二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秃的梧桐

①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④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⑧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⑪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⑫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⑬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⑮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⑯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⑰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⑱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 1 )文中的梧桐面临着哪些恶劣环境?但他还是“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2 )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 3 )文中第⑪⑫段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 4 )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在文中找出两例精彩描写,并作简要赏析。
( 5 )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6 )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布袋莲

林清玄

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A)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像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失去了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像一般植物,它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羊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

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你种的吗?”

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熬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

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B)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要为重活的高兴,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 1 )心随莲动,随着布袋莲的繁茂、消失和新生,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 2 )文章题目是《布袋莲》,却在对布袋莲的描写中多次写到榕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 3 )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或生动细腻,或意味隽永,请从两处划线句中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 4 )文章标题“布袋莲”可否改为“可恶的牧羊人”?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有很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尽管卑微却并不卑贱,尽管贫穷却并不贫贱,他们勤勤恳恳地劳作,认认真真地生活,是他们,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善良;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无私;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坚强……把眼光投向社会的最底层,看看那些在艰难的生活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请以《不一样的他(她)》为题,写一篇记事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定特定的人物对象,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最底层的人们;②具体记叙一两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③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让主题突出,思想深刻,更能反映社会问题;④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工整,不少于5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牢日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