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确凿záo 门槛kǎn 嗔视 chēn 锋芒毕露lùB: 哺育pǔ 祈祷qí 荒谬 miù 戛然而止jiá C: 炽痛chì 嫉妒jí 剽悍biāo 叱咤风云zhà D: 窥伺sì 炽热zhì 怂恿 sǒng 怏怏不乐yàng |
2、 |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B: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C: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不停。 D: 扑朔迷离:雄兔脚乱动,雌兔眼半闭着,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哪是雌的。后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
3、 | 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将军身被坚执饭 B: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 必能裨补缺漏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
4、 |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 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 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D: 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
5、 |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壕吏》 —————— 杜甫 ———— 诗圣 ———唐代B: 《核舟记》 —————《虞初新志》— 魏学洢 —— 明代 C: 《阿长与<山海经>》— 《野草》———散文诗集——鲁迅 D: 《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 —— 雨果 —— 法国 |
6、 | 不是句中词语近义词的是( ) A: 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取笑:笑话 B: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 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B: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C: 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 不可思议的。 D: 为了我们能健康地成长,老师除了给我们传授文化知识,还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圃(pǔ) 亢奋(kàng) 诲人不倦(huǐ) 迥乎不同(jǒng)B: 哺育(bǔ) 仿徨(páng) 精疲力竭(jié) 锲而不舍(qiè) C: 辐射(fǔ) 逞能(chěng) 莘莘学子(shēn) 秩序井然(zhì) D: 叱咤(zhà) 销蚀(shí) 潜心贯注(qiǎn) 九曲连环(qū) |
9、 | 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 ) A: 《陌上桑》 B: 《长歌行》 C: 《孔雀东南飞》 D: 《子夜歌》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嘈杂(cáo) 遒劲(qiú) 酝酿(niànɡ) 惟妙惟肖(xiāo)B: 污秽(huì) 奔丧(sànɡ) 复辟(pì) 惴惴不安(zhuì) C: 疮痍(chuānɡ) 执拗(niù) 阻遏(è) 锲而不舍(qiè) D: 狩猎(shòu) 诘问(jí) 贮蓄(zhù) 随声附和(hè)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 )试根据本诗的意象和感情,想想这首诗约创作于什么年代。( 2 )诗中的“我”是指( ) A: 鸟 B: 羽毛 C: 诗人自己 D: 悲愤的河流 ( 3 )下边几组意象蕴含的意义分析不当的一组是( ) A: 土地:大地遭受的苦难。 B: 河流:人民的悲愤。 C: 黎明:来自林间的早晨。 D: 羽毛: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且隐含献身的意思。 (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自《富贵不能淫》) (节选自《宋史·谢枋得传》) 【注】①留梦炎:原为宋朝大臣,后投降元朝。②京师:当时的大都,即现在的北京。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与民由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 父命之 或王命急宣 C: 一怒而诸侯惧 执策而临之 D: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 ( 3 )语段(一)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能称为大丈夫?结合链接材料及语段(一)的内容进行说明。链接材料 张仪与苏秦①皆以纵横之术②游诸候,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余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③相高,不可胜纪④。而仪、秦、衍最著。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②纵横之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之术。③辩诈:言语巧伪而多诈。④不可胜纪: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4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二)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16文化热点看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6中国文化。
——编者
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1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 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瑯玡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6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 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6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选取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乐观展望2016中国文化。现象 | 原因一 | 原因二 |
实体书店持续回暖 | 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 | ①________ |
电视剧更年轻 | ②________ | 互联网对电视剧行业的重塑 |
老人跌倒有更多人扶 | 社会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 ③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差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读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