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范进中举》—明代 B: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当代 C: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 D: 张岱—《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
3、 |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 , 这恰恰体现了他的思想的炉火纯青。 B: 中国女排不负众望 , 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 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 国庆节之夜,我们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整个上海灯火阑珊 , 真可谓不夜城。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 B: 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 C: 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 D: 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
5、 | 下列选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陡步 拾阶 空暇 轻歌曼舞 B: 焦灸 斑斓 曼延 和言悦色 C: 疾驰 敞篷 巉竣 一如既往 D: 莫属 漂浮 形状 美不盛收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B: 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 这是笑的辩证法 C: 他有点慌神了,摸遍了所有的口袋,除了那半包烟,一文不名。 D: 只有这神奇、关丽、和平的德高望重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 |
7、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赵薇的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凭借精良的制作,不仅引发了人们关于青春的追忆狂潮,而且展现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B: 从他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我领会了某些特殊含义的语句。 C: 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的提高,这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 D: 考试成绩的好坏与情绪是否稳定关系很大,因此,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
8、 | 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B: 狩猎 纂夺 预兆 堕落 C: 喑哑 瑟缩 虐杀 匿笑 D: 决别 孪生 笑柄 贪婪 |
9、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___________的那一刻。 (2)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______革命文物。 (3)他们头发斑白,脸色___________,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A: 杀戮 收集 肃穆B: 杀害 收集 严肃 C: 杀害 搜集 严肃 D: 杀戮 搜集 肃穆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家相关部门、湖北省要提前 △ 、主动 △ 、研审联动,积极支持和服务企业的药品疫苗研发,推动药品疫苗早日上市,给广大人民群众 △ ,给复工复产提供 △ ,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A: 对接 介入 定心丸 压舱石 B: 对接 介入 压舱石 定心丸 C: 介入 对接 定心丸 压舱石 D: 介入 对接 压舱石 定心丸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 1 )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的态度。( 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 |
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神、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攘除奸凶 攘除:________ ②斟酌损益 益: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遂许先帝以驱驰。 ( 3 )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角度考虑,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痛恨于桓、灵 B: 躬耕于南阳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宜妄自菲薄 ( 4 )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岀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芑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苏小童的夏天
姚
讲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随自己一起去城里挑担子,子承父业,卖鸡蛋。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
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喝了口冷茶,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打麻将的父亲,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以前的暑假,他也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甚至在远途跋涉的清晨,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单独的市场。
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市场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人们在这里买好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
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把钱装进母亲缝的贴身小布袋里,再牢牢地系在腰带上。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病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的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
父业!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晚市卖。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随便挑出一点儿买回的菜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问邻居大叔要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的总金额算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
看着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的眼睛湿润了,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 1 )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①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②看着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的眼睛湿润了,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 3 )小说以“九月一号”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简要阐述。文题(一)题目: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小女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