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高安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 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 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 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洗(zhuó) 酝(niàng) 踉跄跄(liàng) 获益浅(fěi)
B: 怂(yǒng) 然(cuì) 头晕目(xuàn) 忍俊不(jìn)
C: 满(chù) 滑(jī) 堂大笑(hōng) 随声附(hè)
D: 形(chú) 抽(yè) 玲珑透(tì) 苦心孤(zhǐ)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①③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③②①④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喻、气味等方面,观察时只有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才能充分认识与把握。
B: 修改文章,首先要注意全篇的安排,其次要注意具体的语言表达,全文改完后,还必须校核一遍,避免疏漏。
C: 想像必须合乎情理。《皇帝的新装》所写故事并非真实生活的直接写照,看起来荒唐,但人们完全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想像是合理的,符合逻辑的。
D: 说话应注意场合。在正式场合,必须庄重、严肃;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随便,不要过多的顾忌;在喜庆场合,多讲令人高兴的话;在悲痛场合,则要沉痛压抑。
6、对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所指的是想要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却没有被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理解: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解:这一句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理解: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污(huì)  对 (xiào)  简(lóu)   人不倦(huì)
B: 红(yīn) 持(jīn) 烧(zhuò) 悲天人(mǐn)
C: 午(shǎnɡ) 古(ɡènɡ) 愧(zuó) 深痛绝(wù)
D: 震(sǒnɡ) 粗(zhuō) 友(zhì) 姗姗来迟(shān)
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D: 村边社戏台下响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īn)怀 (jūn)裂 云 心不在
B: 附(hè) (kuì)叹 气夺目
C: (jiǎo)幸 (zhē)腾 体 别无二
D: (téng)写 黄(yūn) 陶 不屑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大林寺

(宋)周敦颐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 , 禽声谷应清。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注】①大林寺和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

结合全诗,解释诗人为什么“觉身轻”。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疑人窃履》,回答问题。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②而窃履进
③见履在楚人之足 ④遂与之

( 2 )文中划线句子划分2处停顿。
昔 楚 人 有 宿 于 其 友 之 家 者

(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

( 4 )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试就选文写法上的显著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 2 )选文语言精美鲜活而意味隽永,试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 1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 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 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 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 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 3 )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A: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 4 )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

( 5 )“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困境,有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有时我们又要沉着冷静,

学会等待……请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勇往直前

(二)学会等待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三国的黎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