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为划线处选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 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 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 旁鹜 诚惶诚恐 玲珑剔透 B: 羁绊 惬意 进退维谷 一泄千里 C: 嬉闹 荒缪 险象迭生 有例可援 D: 玷污 剽悍 鞠躬尽瘁 扬扬得意 |
3、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父母的心》作者是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B: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C: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他在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文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指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
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酝酿 抖擞 轻脆 呼朋引伴 B: 膳食 瘫痪 烂慢 稀稀疏疏 C: 吝啬 化妆 淅沥 絮絮叨叨 D: 黄晕 分歧 霎时 披蓑带笠 |
5、 |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耸立(sǒnɡ) 攀爬(pān) 颤抖(zhàn)B: 峭壁(qiào) 凸出(tū) 闷热(mèn) C: 嶙峋(lén) 屡次(lǚ) 悬崖(xuán) D: 迂回(yū) 训诫(jiè) 安慰(wèi) |
6、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词,其词牌名是“沁园春”,词的题目是“雪”。 B: 《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 C: 《乡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D: 穆旦,原名蒋正涵,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也是一名革命者。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醅(pēi) 凛冽(lǐng) 戈壁滩(gē) 锲而不舍(qiè)B: 裸露(lù) 迁徙(xǐ) 脂粉奁(lián) 长吁短叹(xū) C: 酷肖(xiāo) 胆怯(qiè) 秫秸秆(shú) 颔首低眉(hán) D: 侏儒(rú) 绯红(fēi) 城隍庙(huáng) 龙吟凤哕(suì) |
8、 |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B: 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 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 D: 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
9、 |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采用“留、替、调、补、删”等方法。下面语句在翻译时需要用到“调”(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蒙乃始就学。 C: 尔安敢轻吾射! D: 康肃笑而遣之。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而”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 濯清涟而不妖B: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盗窃乱贼而不作 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 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营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蹲露。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阀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2 )对【乙】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由此而联想到的画面。 ( 3 )下面对这两首词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 【甲】文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C: 【乙】文“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 【乙】文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问题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 (3)秦王怫然怒:________(4)请广于君:________ ( 2 )用 “ \ ”标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义停顿,只标一处。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 3 )翻译句子: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5 )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晒月亮
池莉
①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②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③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稚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悟”之道就是除污染而显自性。法师侃侃征引《法苑朱林》《五灯会元》,我虽不能“顿悟”,却分明感到庄严和净化。南来北往,到过的寺院不少,觉得哪座寺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秘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④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月光下,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⑤月光下,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的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不思不想,无忧无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月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
⑥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⑦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惟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⑧我在新疆遇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像是假的,你就是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是我。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我会耐心地等待再一次的缘分和机会,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神奇的人体“天网”
①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 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 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③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
⑤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 “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⑥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
⑦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 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⑧DNA竟然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DNA的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
⑨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 1 )读①②段,概括什么是人体“天网”?人体“天网”的作用如何?作文:
题目:门,其实开着
要求:不出现真是校名、班名、姓名;除了诗歌,不限文体;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