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周宁县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基础,“异”是对比的关键和重点。
B: 通讯与消息相比,比较具体,新闻容量大,表现手段多,但时效性不及消息。
C: 押韵是诗歌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古代诗词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歌则相对宽松。
D: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分别选自《列子》《山海经》。
2、

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蓄(zhù) 大(nuò) 刻(qīng) 为一谈(hùn) 。
B: 默(jiān) 粗(kuàng) 哑(àn) 义愤填(yīng)
C: 脑(suī) 凿(ruì) 慰(jiè) 忧心忡(chōng)
D: 骨(biān) 首(qī) 招(1ài) 百鸟啾(zhōu)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劫后余生 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 分道扬镳
B: 大步流星 如泣如诉 风度翩翩 针锋相对
C: 大相径庭 按步就班 无精打采 循规蹈矩
D: 超凡脱俗 虚无缥缈 首屈一指 无动于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思考”的创作宗旨,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
B: 全国第八届特奥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84名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77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
C: 由于当今日本青年基本上对动漫、明星、腐文、萌元素等更有兴趣,使日本民间出现了对历史反思相当冷淡的现象。
D: 中小学安全教育能否深入人心,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每个学生要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非常虚心,经常向老师请教,有时为一个问题甚至要跑十几里路,他这种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B: 他学习十分刻苦,值得每个同学效尤。
C: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D: 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时时流淌着爱的暖流,处处播撒着爱的阳光,人人收获着爱的果实。
6、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
B: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C: 诲女知之(“女”通“汝”,你)
D: 三省吾身( 三次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mào) 字(tiē) 恣(suī)
B: 褛(lán) 养(huàn) 荣(yīnɡ)
C: 旋(wò) 护(bì) 章(xún)
D: 烟(cuī) 黑(yǒu) 宽(yòu)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 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十八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诗中的“聊”“会”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 2 )请对画线句子刻画的诗人形象作具体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 1 )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书未无岁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 ④吾谁与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 3 )赵威后“舍本而问末”体现出什么样的治国主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⑪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⑫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⑬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⑭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⑮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⑯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⑰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注: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选自《时文选粹》)

( 1 )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反感、

( 2 )第③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你如何理解“我”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

(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 4 )阅读第⑫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

( 5 )读完全文,你的眼角是不是也有湿湿的感觉?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概括这位母亲的形象。

( 6 )一位同学读完本文后,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小诗,请你结合本文的阅读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再仿写一段,整体上要求与前两段的风格一致。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您宁肯将筋骨拉断,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 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不管风霜雪雨,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 1 )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 2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 3 )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 4 )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 5 )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一天,我与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